English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开创水下考古新时代

2007-1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景华 吴春燕 我有话说
2007年12月21日,对世界水下考古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沉睡南中国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出水。

这艘被中外专家考证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古船,是中国历史上繁荣的商贸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南海一

号”整体打捞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极大地提高了水下考古的科技含量,是对国际水下考古的一大贡献,开创了世界水下考古的新时代。

800多年古沉船成功出水“零碰触”打捞保证文物无恙

2007年12月21日上午10时55分,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随沉箱从30米深的海底首次浮出海面。为了这一刻,中国考古界整整准备了20年。22日上午10时,在沉船所在地广东阳江海域,“南海一号”整体打捞起浮庆典仪式在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声中拉开了帷幕,这艘见证了繁华宋朝的古船,满载着当年的流金溢彩,穿越800年的时光隧道,徐徐向我们驶来……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地在阳江海陵岛约20海里的海域发现一艘沉船,并从沉船上打捞出200多件瓷器,经考古专家鉴定,这是一艘宋代商船,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引起了世界瞩目。这艘古沉船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南海一号”。

2007年1月,广东省专门成立了“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指挥部,财政部为此项工程审定了9000万元专项资金,并拨款3000万元,是仅次于国家对西藏布达拉宫维修项目的拨款额。担负“南海一号”沉船打捞重任的是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执行整体打捞工程的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亚洲最大打捞起重船――“华天龙”号4000吨全回转打捞起重工程船。该船自重3万多吨,满载排水量达8万吨,可在8至300米水深、7级风、-20℃至45℃环境温度条件下作业。

“我对这次出水很满意!”“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告诉记者:“南海一号”出水包括起吊移位、装船定位、起浮出水三个步骤。在沉箱下压的时候,沉箱与沉船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里面填充着海洋泥土;在穿底托梁时,底梁与沉船有1.2米左右位置。虽然沉箱整体重约3000多吨,但“华天龙”在起吊沉箱的整个过程很平稳,没有发生震荡或歪斜,与之前的精心测算几乎完全相符,保证古船百分之百地安然无恙。

“南海一号”打捞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工程,正因为没有先例可循,所以它的每一个步骤都带有创举的性质。打捞工程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古沉船被打捞出水时,船体不会变形、文物不受损失?参与此项考古项目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博士告诉记者,“整体打捞”采用的是“零碰触”的打捞方式,整个打捞过程中,打捞人员没有碰触到古船和船上的文物。沉箱起吊后,打捞人员在水下对沉箱内的文物进行了探摸,发现非常安全,包裹沉船的硬泥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

据悉,“南海一号”沉箱将于近日拖至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临时码头,于28日前后进入专为“南海一号”沉船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中。

“整体打捞”:6次修改4次论证创造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奇迹”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成功,堪称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一个“奇迹”,是水下考古的一大创新。这个被誉为开启世界水下考古先例的“整体打捞”方案的出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设计到完善再到通过,用了4年的时间。

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6年6月,广东省文化厅、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等单位,先后对整体打捞方案进行了6次修改,国家文物局也组织有关专家对其方案进行了4次论证。2006年6月15-17日,国家文物局组织22位国内权威专家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进行了最后一次论证,一致认为该方案“施工工艺先进、数据可靠、设计合理”,最终获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据介绍,这个凝聚着中国人智慧的“整体打捞方案”,是在否定另外两个方案后得出的最佳方案。两个被否定的方案一个是“逐件打捞”,另一个是“围堰式打捞”。“逐件打捞”是最传统的打捞方式,考古人员直接潜到船上,将文物一件件发掘出来,再把船体拆卸,打捞到岸上拼装还原。而“围堰式打捞”要把沉船围起来,然后把水抽干,将海底考古变成陆地考古。

魏峻说,由于“南海一号”所在海域的海水能见度几乎为零,水太深,采用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将无法对沉船和船载文物进行准确的测绘和记录,必然会造成不少珍贵文物考古信息的丢失。古沉船在水下浸泡了800多年,船体非常脆弱,即使船载文物全部打捞出水,对于沉船本身的水下考古打捞也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因此,经多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和研究,决定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整体打捞:将沉船、载物与其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箱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能人为控制环境、保护较好的“水晶宫”中进行科学的水下考古发掘。

吴建成表示,“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史无前例,虽有风险,但它是最适合“南海一号”的打捞方法。打捞工程中最难的技术莫过于“海底穿梁”了。技术人员要在30米深的海底,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条件下,将6吨重、15米长、1米粗的36根底梁一一穿入沉箱底1米见方的孔内,难度可想而知。

从8月24日开始穿底梁,到9月4日成功穿过第一根底梁,打捞人员整整用了12天的时间。由于沉箱底部淤泥坚硬,第一根底梁穿到一半时竟发生了弯折。打捞专家反复实验摸索,当第一根底梁穿孔成功时,工作人员激动得几乎落泪。如今,这项成熟的“海底穿梁”技术已成为广州打捞局的至高技术机密。

吴建成透露,“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除了“整体打捞”技术外,还采用了一项新技术,那就是半潜驳技术,巨型浮吊将包住“南海一号”的上沉箱垂直上提,然后在海水中水平移动至已经事先沉没在海底的驳船,等到将上沉箱固定完毕,再让驳船抽沙上浮将上沉箱水平托出水面。“半潜驳技术”的采用保证了打捞的成功。

“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无疑是中国水下考古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也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

“南海一号”的考古发掘面临挑战文化遗产保护应是全民的责任

经过近9个月的艰苦努力,“南海一号”终于成功出水。经考古专家的几次探摸,目前保守估计船上载有文物超过6万件,其中不乏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的精品。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是一个流动的文化载体,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对外文化交流史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如何保护“南海一号”引起各方关注。

见证了“南海一号”整体方案几次论证的老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认为,“南海一号”被海底淤泥封存了800多年,如今要保存在12米水深的“水晶宫”内,从海底淤泥换到人造海水内,古船会不会散架?船载文物会不会受到损害?这是中国考古界未来20年内要面对的“大难题”。

专家的忧虑不无道理。目前,关于“南海一号”未来的考古发掘还没有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方案,国际上也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鉴。珍贵文物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发掘方法一旦出现偏差,其损失将无法弥补。

对“南海一号”后期保护的种种疑虑和担忧,魏峻认为,何时对“南海一号”进行考古发掘,还要等国家文物局的批文。短时期内不会对“南海一号”开箱发掘,这样入住“水晶宫”的古船周身还会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淤泥,以保护沉船出水后不会散架,至于光照等条件的变化,不会对古船造成重大影响。他介绍说,中山大学有关实验室已对古沉船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近期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科研报告。依据这项科研报告,技术人员将会即时调控“水晶宫”水环境的各种数据,也许会达成一个比原始环境更利于古船保护的水环境。

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南海一号”博物馆在风险级别上是广东省最高的,属于国家一级,而“南海一号”出水后的科研、保护及管理归属广东省阳江市负责,而目前阳江的科研力量、资金等显然还不足以承担这样的重任。魏峻表示,“南海一号”出水后分工明确,广东省文化厅管考古发掘,阳江政府管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阳江打捞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留给阳江,国家有关部门也会投入大力量参与科研保护,还将邀请国际上相关学科的顶级专家参与到“南海一号”日后的保护、科研上来。未来的“南海一号”将为提升世界水下考古的科研、技术提供一个敞开的大门。

专家建议,对“南海一号”的后期保护研究,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古手段的不断完善而推进,不能为了商业开发或急于出研究成果而草率行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是全民的责任。

随着“南海一号”古船上文物、文献价值的发掘与研究,以广州、泉州为发源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在记者发稿时获悉,广州已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申报工作,目前基础研究工作已得到国家文物局的肯定,近期将提交申报材料,力争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海上丝绸之路部分。

12月22日,沉箱随潜驳船浮出水面。当日11时30分左右,装载“南海一号”的沉箱完全浮出水面。新华社记者周文杰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