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合肥:体制创新催生科技创新

2008-0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童怀 李陈续 我有话说

日前,一个立足合肥、服务全省、对接长江三角洲,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区正式建成。这个服务中心是合肥市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科

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专业技术公共服务、投融资公共服务、科技创业服务和专利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为企业与科研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是合肥市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进程中,通过不断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抓住机遇,以观念创新促体制创新

“是这里的软环境和软实力让我们下定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合肥的决心。”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铁生每次说起企业转移都颇为感慨。合肥杰事杰是上海杰事杰2006年在合肥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设的亚洲单体最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高新科技研发生产基地。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寻求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曾先后在中西部多个省份和安徽省内几个城市进行过考察和洽谈。”王铁生告诉记者,2006年4月公司来到合肥考察,结果不到10天便正式签约,不到1年这个年产值达16亿元的企业便正式投产。“合肥市对我们高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扶持政策和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是我们在短短时间里下定决心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肥科教资源雄厚,但一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不强,众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不是“藏在深闺人不识”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近年来,合肥市抓住国务院确定的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的政策优势和国内产业布局梯度转移的发展趋势,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提出加快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改变科技型企业“老是不长个儿”和科技成果“总是孵不成鸡”的局面。

采访中,一位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在谈及他们在这里创业的感受时说起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高新技术工作会议上,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在汇报情况时,总是提及自己部门帮助企业做了哪些工作、解决了什么困难,省委常委、合肥市市委书记孙金龙当即纠正说:不要总提我们是在帮助企业做什么事情,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这位企业老总说,别小看“帮助”和“本职”只有两个字的差别,实际上说明了合肥市在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工作中一个观念上的重要变革。

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创新与转变,营造出了良好的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氛围和软环境。今年,合肥市还建立了市领导联系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制度,市主要领导分别联系了16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同时建立科技特派服务员制度,在首批35家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设置特派服务员,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建立市科技局对口服务工作制度,帮助科技园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落实相关政策。

强化服务,以体制创新促科技创新

多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完成了一项将秸秆提炼转化成为生物重油实验室基础研究课题。这项生物油技术如果实现产业化,据保守测算,1年可生产出1亿吨以上生物油。合肥市启动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公司机制,扶持安徽易能生物能源公司将这项技术产业化。今年,第一台年产万吨生物油设备已经调试成功。产业化的良好前景立即引来更多雄厚企业的参股和投资……

光刻机是集成电路制造设备中最关键的设备,目前我国全部依赖进口。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光刻机明确定义为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合肥芯硕半导体公司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刻机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公司落户合肥之初,在场地、融资等多方面曾一度遇到一系列困难,合肥市主要领导和市科技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依照合肥市科技创新体系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将芯硕公司纳入市科技创新培育计划,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目前,首台直写式光刻机样机和首台晶圆检测设备已经成功下线,2009年即可进入规模性生产……

“建设创新型城市,我们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完善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近3年来试点工作,可以说我们初步探索出一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意识、激励科技人才创新思维的运行模式,逐步形成一个动态的科技创新体系,从而使我们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创新活力。”

从2004年底正式确立为科技创新试点城市以来,合肥市从深化科技体制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逐步形成包括人才激励、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体制等方面上进行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技创新城市的体制机制框架。

“你创业,我扶持;你创新,我奖励。”为了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从2006年起合肥市还每年由市财政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基金、3.5亿元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形成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金支撑体系。

体制创新之“巢”孵化了科技创新的“凤凰”。合肥市科技局局长王节如数家珍般地报出了一连串的数字:

目前进入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计划中,80%单独设立了技术研究开发机构,60%在市场竞争中选择了创新产品或创新技术,企业新产品贡献率达70%以上,50%以上的企业拥有一个以上的技术专利……

整合资源,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

林巨广教授原是合肥工业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和博士生导师,是汽车制造装备科研领域领军人物。2005年,在合肥市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扶持下,林教授带领合肥工大科研团队,与江淮汽车集团合作创建了江淮自动化设备公司,实现了一举三得:

科研成果工程化研究有了平台;教学工作有了实践基地;更令人可喜的是,公司创办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连续3年保持翻番的速度。“现在我们的装备已经被用在宝马轿车的生产线了,明年我们的销售产值将达到1.6亿元。”说起创业经历,林教授不由流露骄傲和喜悦。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合肥高新科技产业异军突起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背后,都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科研团队的支撑:合肥科大立安公司的依托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科学国家实验室;科大迅飞的技术源泉则是中国科大人机语音实验室……

其实,这种现象正源于合肥市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后出现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结果: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以来,合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鼓励科技人员走出“象牙塔”,带成果领衔创办科技型企业,并与企业分担风险。

同时创新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模式,改变过去“只管播种不问收获”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以资金为导向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形成了共建研究中心、合作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契纺型研究合作、高校院所建立成果转化平台、高校院所直接产业化和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等6种模式,通过资源整合配置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产业化。

正是体制创新整合资源,为合肥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进而把合肥建成一个科技创新型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奠定的基础。

据最新统计,截至11月底,今年合肥市高新企业增加值已超过全市GDP20%,这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罕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以上,名副其实地铸起了合肥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