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看待“哈利•波特”现象

2008-0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谭华 我有话说

近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第七部的中文版在全国首发,各大书店门口都早早排起了等待购买的长队。据北京某大型书店统计,上午不到4小时,这部名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书便售出5000多册。而在该书作者

罗琳的故乡英国,首发当日销售达200多万册,许多书店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这部由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系列幻想小说《哈利・波特》自从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1997年6月26日问世以来,很快风靡全球。每逢新一部“哈利・波特”图书推出,都会掀起一股“哈迷”热。如今,《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已被翻译成65种文字。

哈利・波特这个小男孩,靠什么跨越了语言、文化和国界的障碍,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爱”的主题与学校的背景

在北京史家小学,在5年级任教的陈高老师发现,近来同学们都在看《哈利・波特》,几乎是人手一本。当被问到为什么爱看这本书?一位女同学说:“我被哈利・波特中的种种‘爱’所打动。在哈利・波特中,爱体现得最多。很多人为了保护哈利,与伏地魔战斗而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比如:哈利的父亲和母亲,他的校长和教授,他的朋友和长辈……我每次都为他们的牺牲而流泪。”

“爱可以战胜一切”。这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主题。该系列图书中文版的责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叶显林认为,这是小说能赢得孩子们青睐的关键。他说:“对于爱,作者首先着重渲染的是母爱,并且渲染得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也正是因为这份母爱的力量,哈利・波特才得以‘大难不死’,在以后的成长中屡屡绝处逢生。其次,作者用浓墨重彩着力铺陈的是友爱。小说中,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个孩子之间生死与共的友谊,对视友谊比生命更为宝贵的青春少年来说,自然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再次是爱情,主要描写的是少年之间的懵懂恋情,写得朦胧含蓄,回味悠长,这也是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罗琳苦心设置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所有的故事基本围绕着学校的背景展开,描写的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同学友谊,与老师的冲突,还有校园内外的暴力事件,等等。叶显林认为,“这也许是一个最让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既爱且恨、痛并快乐着的地方。并且处在一个故事可能最多的人生阶段――中学阶段,这是一切不可能都会成为可能,而一切可能又会成为不可能的人生阶段。作者谙熟生活在这一方天地中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她的笔触动了孩子们最敏感的心弦,搅动了他们内心的喜与忧、爱和恨、憧憬和迷茫等。”

语文教师陈高认为:“罗琳塑造的哈利・波特形象并不单单具有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性格。但孩子们能看进去,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说明这部书能打动孩子们,进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染。从这一角度,我还是支持他们读这部书,毕竟开卷有益嘛。从兴趣出发,可以激发和培养同学们喜欢读书的习惯,而且这本书能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深谙文学经典成功之道

《哈利・波特》能吸引众多孩子,还与它的艺术魅力有关。在采访中,许多学生对记者说,“因为《哈利・波特》讲的是魔法故事所以很吸引人。”有的则说:“这套书的每本都有悬念,总是吸引你读下一本。”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儿童文学项目主任菲力普・尼尔最近撰写了一部哈利・波特研究书籍。菲力普认为,小说作者罗琳了解文学经典,继承了悠久的英国文学传统,尤其受到英国寄宿学校类小说的影响,罗琳的文字引人入胜,既现代又老派。他说:“你总是想了解接下去发生了什么”、“她的人物取材于我们日常可见可以联想到的各种真实的人,就像同桌的男孩和女孩。这就使她的传奇故事更加吸引人。”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包含了侦探小说、幻想小说和校园小说的元素,与此相对应的,表示重重悬念、奇思妙想和对成长的期待。”叶显林说。他认为,文学作品要赢得读者,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内容必须能让读者引起共鸣,同时还必须要有一个能很好地表现内容的形式。从这两方面来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无疑做得非常成功。他举例说:“哈利的身世之谜,从开篇提起,此后便悬疑不断,让读者欲罢不能。作者总是在看似不经意间留下伏笔,对后文作出铺垫,使得故事情节意外迭起,悬念丛生,直到作者交出她的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哈迷’们依然意犹未尽。”

幽默的运用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当初英国科里斯托弗・利特尔文学作品代理公司的编辑布里昂妮・埃文斯能一口气读完她的手稿,也正是被她作品中的幽默所深深吸引。《哈利・波特》说的是魔法故事,这本身对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孩子来说,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书中描写的众多魔法场景、魔法生物和魔法用品,还有神奇的魔法咒语,可以让孩子们在其中驰骋想象,欣喜不已。这些描写在现实生活都有影子,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叶显林说:“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似真还假的魔法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一切时间符合逻辑地发展着,一切人物鲜活地生活着,然而很多事情和人物又是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渴望得到却又无法得到的,这给读者以希望、憧憬和寄托,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实际上这也是所有浪漫、幻想类小说的共同特点。

出版界的神话能否延续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已经走向尾声,然而关于它的话题始终不断。《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热销和“哈利・波特现象”的形成,在部分人看来,完全是一种商业炒作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该作品讲述的是魔法故事,表现了虚幻和邪恶,这样的图书应该远离孩子。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罗琳的写作风格平庸,故事内容重复拖沓。

应该说,《哈利・波特》的成功,与后来日渐明显和多样化的商业手段,特别是电影造成的商业化有关。但《哈利・波特》作为一个文学和出版现象却让人无法忽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现象愈发具有冲击力。一位“哈迷”说:“以前,阅读是一种私人化的体验,现在你可以在互联网上和别人一同分享这种经验。”英国儿童文学编辑罗杰・萨顿说:“我以为这种冲击会渐渐消失,谁知道随着每部新书的发行,这种冲击力越来越强。而这并不是出版商或电影商的预谋,这是儿童们的选择。”如今,哈利・波特在网络里尽情穿梭,有数以百万计的有关哈利的网站、博客和帖子,在谷歌上搜索“哈利・波特”,会出现9.77亿条结果。

哈利・波特已经进入了流行文化的各个领域,比任何一个小说人物进入的领域都要多。出现了哈利・波特万圣节戏装、“哈迷”续写波特经历、哈利・波特衍生产品等等。在一些国家,年轻人还组建了名为“哈利・波特迷”的乐团,用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作为素材写作富有朋客摇滚风味的歌曲。有的国家还将建立哈利・波特主题乐园,名为“哈利・波特的巫术世界”。由此构成了一种亚文化现象。

“哈利・波特”是孩子们的一个神话,也是出版界的一个神话,正视并分析它,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美国流行文化历史学家罗伯特・汤姆森说:“这也许是最后一代必须一本一本去等待系列书出版的儿童,因此他们和哈利・波特之间有着独特的情感纽带。”据说,国际图书出版界正在搜索下一个J・K・罗琳。有出版商坚信,在找到下一个畅销书天才并与之签约之前,哈利・波特系列书籍完全可以像《爱丽丝漫游仙境》那样成为经典。

题图说明2007年10月15日,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小女孩手捧由英国女作家J・K・罗琳签名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十年间,《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共出版发行了2.7亿册,先后被翻译成62种文字。新华社发

说明哈利・波特衍生产品的大量出现,同样是“哈利・波特”现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中新社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