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北大型骨干企业创新“装备”叫响“中国制造”

2008-0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梁冬 ?晓亮 于力 我有话说

在经历了“凤凰涅?”般的痛苦洗礼之后,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装备制造业如今正重现昔日辉煌。

曾为共和国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东北三省,如今正把握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

把增强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中国制造”的战略选择,紧跟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潮流,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开发原创性技术和产品,提高了大型装备制造设备的国产化水平。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建设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积淀。多年来,发电设备制造、大型铸锻件生产、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已成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产业。

2007年12月4日,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日子。由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成套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国电泰州1号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生产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成套火电机组的能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投产的哈电集团曾经创造过骄人的历史:我国第一台2.5万千瓦、5万千瓦、10万千瓦、20万千瓦、60万千瓦发电机和65万千瓦核电汽轮机都诞生在这里。今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为哈电人超越自我再次提供了广阔舞台。在1997年三峡左岸机组招标中,哈电还仅仅是个学生,他们只能作为分包者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挪威KEN公司一起承担三峡左岸14台机组中8台的制造合同。然而,在2003年的三峡右岸机组招标时,哈电便用自主开发的转轮发电机组与他们的洋老师同台竞争,并以其高效率和高稳定性获得4台整机制造合同。

哈电集团只是近年来东北大型骨干企业整体崛起的一个缩影。

我国重要的隧道掘进设备制造企业―北方重工沈重集团依靠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出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水平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全系列隧道掘进设备核心技术,实现了世界领先的隧道掘进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与国内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低成本制造资源的有机结合。同时,使我国在盾构机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国大型锻件的主要供货商――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自行设计制造的世界上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15000吨重型自由锻造水压机于2007年12月30日试车成功,成为我国1958年研制成功万吨水压机之后又一重大装备成果,为中国企业自主生产大型锻件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条件,极大提升了我国电力、冶金、石化、船舶行业设备制造水平。

在大型国家骨干企业的带动下,近年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重新恢复了发展的活力。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东北三省许多装备制造生产企业从技术创新入手,重新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大胆承接国际制造业高端产品、技术转移,凸显创造集群比较优势。

目前,东北三省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哈电集团成为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一重集团成为我国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重要的隧道掘进机生产基地;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轨道装备和农业机械装备生产基地……

回顾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哈电集团副总经理苗立杰深有感触:“加强与国外合作,但却不简单照搬国外现成的技术产品,而是通过自主研发,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真正掌握自身的发展命运。”(新华社哈尔滨1月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