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首晟:探寻科学之美

2008-0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新闻人物

2007年,实验证明了张首晟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科学》杂志把这一成果评为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科学》这样评价说:“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实现了预测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这是电子从某些材料中流过时在无外加磁场作用下的新奇行为。如果这一效应在室温下工作,它可能导致新的低功率的‘自旋电子学’计算的设备。”

近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张首晟。“真理往往是美的,那蕴藏于自然界中的真理之美,吸引着我不断地探究。”张首晟――这位15岁入读复旦大学,16岁只身赴德留学,30岁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的物理学家――更像是艺术家。

导体是能量运输的命脉,电子是导体中的能量搬运工。张首晟说:“在一般条件下,电子的运动是无序的。就好像很多年轻人在跳迪斯科,每个人的舞步都不一样,毫无规律可循。”这种无规律的运动导致了能量的损耗,为了减少损耗,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让导体中电子规律运动的方法。在张首晟的解释下,这个佶屈聱牙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张首晟说:“奇妙的是,在某些环境中,电子又好像在遵守某种约束,有序地运动。一种是在低温条件下,电子一对对结合起来,就好像在跳着优雅的探戈。这就是我们说的超导体。另一种是在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二维空间中的电子都聚集在空间的边缘顺时针运动。这就是量子霍尔效应。”张首晟解释说:“目前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是无序的。因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过去的50年中,半导体上二极管的数量每18个月就要翻一倍。半导体要越做越小,功耗越来越大;二极管散发的热量无法散出――半导体发展遇到瓶颈。”

“能否在室温条件下,不用加上强磁场也能达到让电子规律运动的目的呢?”探究电子运动的规律,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双重驱动下,张首晟把量子研究作为自己科研的主攻方向。

“电子的运动也像地球一样有自转,奇妙的是,向上自转的电子都逆时针运动,向下自转的电子都顺时针运动。”张首晟解释说:“经过研究,我们在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也就是在某些材料中,即使在无强磁场条件下,电子也可以有序地运动。2007年我们在实验室中找到碲化汞这种材料。”张首晟说:“但这并不是半导体通常使用的硅材料,我们希望能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找到适合的硅化物,以便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标。”

张首晟的生活并非被工作占满了,这位杨振宁的高足也深信“科艺一家”:游泳、网球、歌剧……在生活中,他也在不断地发现着美。如今,他也把这种信念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告诉正在假期的学生:“不要整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科学研究也要来源于生活的灵感。”

如今,张首晟每年至少要在国内工作两个月,他同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都开展了联合研究。“通过和国内同行的交流,我受益颇多。近年来国内在科学研究的投入、科研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上,都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张首晟说:“国家培养了我,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回报我的祖国!”

图为张首晟教授(左)将祖父的大学毕业证书赠给复旦校史馆。陈继超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