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沙水兵的博士政委

2008-0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蔡年迟 叶龙斌 本报记者温庆生 我有话说
无论走到哪里,海军驻西沙某水警区政委陈俨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来电的多是保卫西沙海岛的官兵。

陈俨是我军第一个国防经济学博士,1999年从国防大学毕业,主动要求到西沙戍边。多年来,他用知识和激情把政治工作的魅力和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受西沙官兵爱戴,以至于形成这样一句“兵谚”:西沙的四季永远是绿

色的,陈俨的言行永远是动人的!

“连菜”回家

和陈俨接触过的官兵,无不佩服他的言行一致。

炊事员徐摞,烧得一手好菜。他做的红烧肉,被坦克连官兵称为“连菜”。可有一天,陈俨发现坦克连的“连菜”摆上了自己的餐桌。一问,才知道徐摞被调到机关灶来了。面对可口的红烧肉,陈俨难以下咽。他找到有关领导:“我们天天讲维护官兵利益,可为一口红烧肉,就调连队炊事员,这言与行相悖啊!”

当天,徐摞在官兵的欢呼声中,重新回到坦克连。

陈俨到军校讲课,有学员向他讨教讲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技巧。得到的答案是:“真诚,永远胜过一切技巧!”

陈俨把这句话奉为黄金法则,长期坚持遵循。

一次,陈俨下岛办事,随行人员看办事处房间内的地板上、墙壁上渗着水珠,就在一家小宾馆给他预订一个房间。陈俨坚决把房子退了:“这笔账,如果只算在我个人头上,倒也无所谓。但最终要算到思想政治工作头上,这样的‘账’,我还不起!”

陈俨的足迹遍布西沙群岛每个角落。每到一个小岛,他都要与战士们聊一会天、打一场球,给大家讲一堂课、教一首歌。临别时,他都会工工整整写好电话号码,双手递给战士。西沙的每名官兵,个个都有政委陈俨的电话号码。

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特召入伍的魏敬禧给陈俨打电话,哭着说:“太苦了,我不想干了!”一连3天,陈俨有空就给他打电话,苦口婆心地劝导他。终于,魏敬禧被感动了。

守岛干部李晓明给陈俨打电话,焦急地说:“政委,我妈专程从老家来看您,怎么劝都劝不住!”李晓明家里因与邻居发生矛盾,对方经常到他家闹事。陈俨利用下岛休假机会,几次绕道到李晓明老家,走访当地政府,终于让李晓明一家过上安宁日子。

妻子李晓蓉第一次到岛上过春节时,与陈俨一起和战士们唠家常。临了,战士们把一封信塞给李晓蓉,信中写道:“嫂子,我们平时好想‘表扬’一下政委,可就是不知道说给谁听。今天您来了,我们特想让您知道我们对他的爱戴,因为他是那样地爱着我们……”

匠心独运

一年一度的“十佳天涯哨兵”颁奖大会已开过多次,官兵们太熟悉了,连受表彰者本人也很难表现出激动。可这次却让受奖者张志军感动得流泪……

“与光荣同行――‘十佳天涯哨兵’颁奖仪式现在开始,请看大屏幕!”主持人话音刚落,西沙某守备队队长张志军就出现在大屏幕上。只见他举枪射击,弹无虚发;飞车捕俘,快如闪电……突然,全场灯光熄灭,一束追光灯定格在台下的张志军身上。带着一身荣光,张志军踏上红地毯,走向领奖台。台下的官兵大都眼含泪水――参加过无数次表彰大会,但先进人物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高大!

在陈俨看来,优质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官兵喜闻乐见的方法、手段相匹配。最能被受教育者接受的方法,就是政治工作最好的品牌。

陈俨倡导举办“成才在西沙”军营百科知识大挑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育知识型天涯哨兵,从西沙走出研究生15名,其中1人走进北大校园。

陈俨带头创立“西沙NBA”3人制篮球联赛,每年有100多支球队、500余名官兵参赛,成为西沙群岛的一大盛事;定期组织“西沙笔会”,邀请军内外知名作家、摄影家来西沙采风,给战士修改作品,培养出一批战士作家、水兵诗人。

在荣辱观教育中,陈俨匠心独运,把讲台让给官兵,他请大家依次上台,用自己的经历解读亲情。通信连女战士孙苏妍回顾起父亲对自己细致入微的关爱,却不曾被自己理解和接受,忍不住声泪俱下:“爸爸,虽然你听不见我的声音,但我想大声对您说:爸爸,我爱你!”

至爱亲情充盈礼堂每个角落,化为精武报国的强大动力。

必解之题

理想、事业、人生,这是一个老话题,却是军旅人生的必解之题。陈俨毫不倦怠,收集资料40余万字,写出讲稿――《在生命之瓶中先放人生的大石头》。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在陈俨看来,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真正的生命线。他要求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坚决不讲;感动不了自己,决不登台。他请临时来队的妻子当听众,反复试讲,一直讲到妻子感动得流泪。

翌日,《在生命之瓶中先放人生的大石头》的讲课轰动西沙军营。陈俨用生动鲜活的事实,风趣幽默的语言,告诉青年官兵该如何把握人生机遇、创造美好未来。讲课一结束,官兵们争相拥上讲台索要讲稿。很多官兵将讲稿复印,寄给家中的弟弟、妹妹。

南海舰队领导闻讯指示:让陈俨到舰队巡回报告。没想到,原计划19场报告,最后竟然做了39场,而且场场爆满。有时1200人的礼堂一下子涌进2000多人,走廊过道里都站满听众;有时会场不得不临时改迁到大操场。

有一年7月,军校学员毕业在即,海军工程大学邀请陈俨去作报告。开始前,有人善意提醒:尽量淡化西沙守岛的苦和累,免得学员分配工作难做。

“回避矛盾和问题的课讲得越多,官兵们就越不信服!”面对即将奔赴万里海疆的军校学子,陈俨不绕弯、不躲闪,客观、全面地分析西沙守岛官兵的苦与乐、得与失,让事实化作雄辩的力量。

当晚,陈俨的住处险被学员们挤爆。此后几天,数百名毕业学员纷纷自愿申请去西沙戍边。

陈俨始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要敢讲大道理。“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主题教育,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透、讲精彩”。

2005年8月,全军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陈俨所作的“西沙精神”的报告,再次引起轰动。一位军委首长动情地说:“陈俨讲得非常精彩,相信这样的政治课谁都爱听!”

陈俨在教战士们吹奏乐器。钟魁润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