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册在手 开卷有益

2008-01-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袁志发 我有话说
近读罗公利教授主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备感亲切、新颖与实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与完善的今天,这一问题更不可小觑。让大学生社会实

践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参与面更加广泛,这不光是学子们个人的向往、众多家长的企盼,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以朴实而睿智的笔触,讲述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体悟与认识,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讨。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案例分析;既有自身的感悟,又有他人的体验;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显现出探索中的务实,平和中的深邃。

作为实践经验、自身体悟和与理论探索相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涉及的话题很多,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组织体系社会化建设、制度化建设、保障激励机制建设、形式内容多样化建设、骨干队伍建设、课程化建设、基地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共三大部分、七章、三十三节。这些篇页,既各有特定视角,又有明晰而统一的内在意脉,即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是其话题的核心内容,理论思考是其认知的基本方式,面向实际是其思维的显著特点。每个话题都贴近现实,从如何加强和改进工作谈起,进而升华为较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与颇具新意的务实管理。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研究,呈现“两多两少”现象。即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践者实践经验研究的较多,而对其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较少;在研究组织实施者的实践经验时,又以研究具体的个案问题较多,而对其进行深入的系统性思考较少。该书依据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对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设计了较为合理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搭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理论的总体架构。

在书中,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视角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为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理论的研究达到较高层次,该书在充分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大量借鉴和运用了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实现了多学科交叉,使之对问题的研究更具厚重感和深邃性。在坚持理论分析、逻辑推理方法的同时,大量采用了数理分析方法,使之对问题的分析更具说服力和准确性。在以宏观视角阐释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一系统工程的同时,能够深入到大学生实践的具体活动中,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管理过程,审视其运作特征,使之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这种研究方法值得学界的同行们参考和借鉴。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为了增强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价值,该书从选题立论到论证分析,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存在价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突出了理论研究的特色;另一方面,又注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既提供了丰富的典型经验,又剖析了存在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相关案例,从而彰显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本真,使之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

罗公利主编

泰山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