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授怒斥逃课生”引发的社会争论

2008-01-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玲 我有话说

杨帆再次成为焦点人物。所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作为特立独行的“非主流”经济学家,而是作为与“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炮轰当代大学生不懂道德的教授。

一段不太清晰的视频真实记录了“冲突”的全过程,使校园内的一堂选修课成为公众关注大学教育的“生动课堂”。

时间追溯到1月4日晚,中国政法大

学教授杨帆在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要关门整理没到场学生的名单,称“缺席者不能及格”。杨帆训斥学生没有道德和是非观念,并长篇教训学生们应做个诚实的人。这时一名女生公然说这些教训无聊,欲离开教室,杨帆气极大怒要把女学生领到保卫处,双方遂发生肢体冲突。

第二天,杨帆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致有关院领导的信”,对前一天晚上的事件做了简要说明,并要求学校处理相关学生。由此引发了一场网上大讨论,跟贴多达数万条,发贴的不仅有大学师生,也有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

手机拍摄的视频、网络的争论、公众的参与,这一切都表明我们面对的教育环境无形中发生了变化,也触动了大家对社会和教育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对大学教育、大学管理的问题作一番探讨,正是讨论此事件的核心和真正意义所在。

师道尊严是什么

杨帆曾表示:“这么多学生把课堂当茶馆,不骂你就不能治你,我宁可不要这谦谦君子的美德。”

据一位医学院的教师讲,有一次,一位男生在他教授的一堂有关生育知识的课上公然起哄,严肃的医学问题,竟被当成笑料!“这样的学生怎么教?以后当了医生,又怎么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啊?”这位老师痛心地说。

学生对知识、对老师的不尊重,在有些人看来,有违师道尊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

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世变时异,教育体制、社会风气、民族习俗都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氛围也发生了巨变。北京大学的一位教师认为,每一代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现在的学生不会再对老师言听计从,对他们的自立和批判精神,老师应当鼓励,不能因为被学生“顶”了就发怒。做老师的,不仅要捍卫师道尊严,更需要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的思想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还有人认为,不是为师者就天然具有特殊的尊严,尊严要靠老师自己去赢得,只有具备令学生信服的才华和道德,才能得到尊重与热爱。一位网友表示,他在大学也逃过课,但讲得好的课却必定提前到。课讲得好、师风比较正的老师往往课堂上座无虚席,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一个主流的声音还是:不管老师课讲得好不好,都不构成学生违反纪律的理由。公然无视老师存在、随便离开课堂的学生就不是合格的学生。大家都应该遵循一个规则,以维持一种秩序,身为老师的人需要维持秩序,而身为学生的人要遵守秩序。

大学生怎么了

对于网上流传的视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教授多管闲事,对学生灌输做人的大道理;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样的教授很负责。

杨帆直言:“现在师生一团和气是一种伪现象,要和气就得让老师容忍学生逃课,老师商品化、工具化。”

有高校老师也抱怨,现在学校领导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水平全由学生评定,可有些学生并不具备客观评价老师的基本素养。

在讨论中,大学生谈得最多的是如何选课、如何评价老师,而一些社会人士则更多地表示出对大学教育的担忧。点名代签、上课打手机发短信甚至逃课都理直气壮……让人十分担忧。

“有教育,没教养,到底谁该对此负责?”有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老师告诉记者,他曾目睹少数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一名大学生也意识到,现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没有一个年轻人不是满怀梦想走进大学的,可有那么多人逃课,有的干脆一个学期都不来,既然不想上课来上大学干什么?逃课现象的普遍存在,说到底是大学教育的悲哀。

下一代教育该怎样

一位大学生的家长看完视频后表示,老师话说得是有些“重”,但都在理,倒是视频开头学生拍摄时的掌声、叫好声、笑声,让人反感。

对那位与教授发生冲突的女学生,声讨者有之,说她违反纪律,糟蹋学费;可赞扬之声也有,说她有个性,敢于挑战权威。

在多元化世界里,有观念和文化的冲突;在时代的进步中,有前辈和后辈的矛盾,如何教育那些与父辈和传统大学生不尽相同的新生代,需要全社会反思。正如一位母亲所说,与过去相比,生活的富裕、各方面条件的优越以及独生子女成长的特殊环境,使得我们对于后代的成长肩负着更加艰巨的责任。

一位大学老师认为,进入大学之前,是培养孩子性格和健全心理的重要时期。如果一个人在幼年和少年时代就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那么他未来的发展将会怎样?本质的问题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隐患,许多看似“美满”的家庭培养的所谓“优秀”孩子,却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外在表现就是对很多东西都盲目秉持批判精神。因此,回归理性的家庭教育,是帮助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还有人谈及社会的责任,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还在社会大环境中,问题的本源应追溯到社会,因此大家在做事情时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影响。

某医学研究院教授正在悉心指导学生实验。(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