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科学知识造福于民是青年学子的追求

2008-01-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记者李玉兰、丰捷、刘茜 通讯员李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这些巨大的科技成就让我们备感鼓舞,获奖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和品格也让我由衷地敬佩。我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把用科学知识造福于人民作为自己的追求。”清华大学生物系大三学生孙之星的话代表了广大青年学子的

心声。

提起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孙之星很兴奋,因为她曾有幸拜访过获得这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征镒院士。2007年8月,孙之星所在的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中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工程,到云南进行野外长途植物采集并拜访了吴老。“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吴老的治学品质和对年轻后辈的热情都让孙之星难以忘怀。北大、北科大、北京吉利大学等高校几位80后的同学都表示,闵恩泽和吴征镒两位老人为科学奋斗一生的精神十分令人钦佩,这种精神和他们的科研贡献一样都是我们的财富。

清华大学有17项科研成果在本次大会获奖,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江亿教授以“溶液式带有全热回收的模块化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系统”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说:“我和我的团队能获奖非常高兴,这个荣誉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巨大鼓励。建筑节能是潜力很大的一种节能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这个领域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工程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也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后面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我们相信: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把我国暖通空调领域的节能工作做得更好,为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对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爱护。”北京大学的师生们表示。自2000年以来,吴文俊、王选、黄昆等五位北大校友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吴征镒院士也曾于1940-1942年在北大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这极大地鼓舞了青年学子们的科研热情。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马宝华和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项昌乐都是2006年科技奖励大会的获奖者,去年参加大会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项昌乐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这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有效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马宝华说,去年项目获奖在我们合作的单位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们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也明显提升。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2004级材料学博士研究生郭洪说:“这次获奖人员中,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占的比例增多,这说明国家科技奖励在发现、凝聚和培养尖子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给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将来我也能够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为创新性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小郭主要从事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新发展计划和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的支持。郭洪的同学,冶金与生态环境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侯新梅说:“通过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崇尚科学的社会大环境,学校和研究单位也通过各种活动来给我们创造有利的科研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调动我们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科研环境,力争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有所创新,做出成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