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知识界激起强烈社会反响

2008-0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李亚彬、肖一、李可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连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接受记者采访的知识界人士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家表示,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发挥聪明才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罗文东认为: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是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像科技工作者一样,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弘扬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河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王新明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召开是我国科学界的大事、喜事、盛事。从获奖者身上人们感受到一种精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科学,都以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为目的,同是竞相绽放的人类文明之花,二者内质相联,精神相通。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使命,同样重任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社科工作者应当像获奖科学家那样,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发挥思想库作用。

国家一级作家王宏甲的报告文学《智慧风暴》,表现了中国科技腾飞的历程。王宏甲谈道:“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用手中的笔展示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默默奉献、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展示他们的境界和精神,用自己手中的笔去书写科技人生,记录科技创新,普及科普知识,营造创新氛围。作为一个作家,我们必须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报告文学家何建明的作品《冀东大发现》记录了石油勘探工作者激动人心的大发现,他说:看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隆重举行,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学家的关怀和嘉奖,让我真实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和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我又想起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南堡大油田发现后说自己“高兴得睡不着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科技的重视、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文学工作者,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后,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上,更多去关注科技发展动向、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突破,用自己的作品去呼吁和影响更多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这次大会的召开,不仅是每位获奖者的荣耀,也是全体国人的幸事。”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文化委员会委员、高级科普师吴颖文说,我们非常欣慰地感受到,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这将越来越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好更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活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在国家科技奖励里,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是同等重要的,对一批优秀科普作品进行颁奖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我们会进一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苏扬谈道,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不仅意味着科教兴国理念有了一个制度性的表达,也意味着党中央在用热烈的仪式彰显科技的魅力与价值,倡导崇拜科技英雄的社会风气。过去,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英雄的方法曾经激励了千千万万人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现在,在既定发展路径的要求下,将找到这种新路径上的带头人作为制度,应该是中国国情下“性价比”最好的制度建设方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