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车间里度过的大学时光

2008-0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张继锋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我有话说

进入一月份,是东北最寒冷的季节。好多南方企业纷纷北上,到东北各大院校“招兵买马”。周思文是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系过程控制自动化专业大三的学生,学生会的主席,今年7月才到毕业时间,但在去年9月份,他就“名花有主”,与一家石化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他们班总共51人,已经有45人被各家用人单位“抢购一空”,

剩下的6人里有3人是想升本科继续学业的。

大学课堂在车间

2005年秋,周思文怀着理想和抱负,走进了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在小周心中,大学里该有戴着厚厚眼镜的儒雅的老师,该有整天萦绕着朗朗书声的教室。

事实上,在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小周的大学时光与“憧憬中的大学”大相径庭。“我们的大学时光,其实很多都是在车间里度过的。”这样一种对大学生活的描述和总结,是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共同体会。

穿上一身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就被带进了实训基地和企业的车间;这里不是实验室,都是“真刀真枪”的仪表、机械和设备;这时的老师一副工程师的“英雄本色”,与其说这是课堂教学,不如说是车间生产……一开始,小周和同学们并不喜欢这种“做工式的大学”,甚至感到些许遗憾。但是临近毕业时的顺利上岗,让他们感受到了与社会对接的顺畅。

22岁的林森是一位大连女孩,她读的是应用化学系分析专业。和她的名字一样,林森渴望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雨露。不过,林森的大学生活并不是在理想的森林中,而是在摆满了瓶瓶罐罐的实训基地分析室里。2007年10月份,在她还没有考虑到毕业后的出路时,意外的惊喜不期而至:大连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提前与她签订了就业协议,2008年毕业后将被安排在这家公司的安检部工作。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继春介绍,该院2008届毕业生共有1351人,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截至目前已有近700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签约率超过了60%。“这样高的就业率,源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崭新办学模式。”徐继春说。

车间班组在课堂

在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还有一批身份特殊的“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企业。王威就是其中的一位。2006年,从部队复员的王威被安置到锦州石化公司工作。让王威没有想到的是,公司没有安排他到车间上班,而是把他直接送到了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岗前技术培训。

虽说是培训,可在王威看来,这样的培训其实就是“上大学”。早在刚入伍时,王威就梦想着能上大学。没想到这复员安置,竟然是先到大学里正经八百地学两年。这让王威兴奋得好几宿没睡着觉。

王威他们这期培训班共有20人,最大的35岁,最小的才20岁刚出头。和在校大学生一样,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听课,或是到基地车间进行实训,期中期末参加各项考试,学院还专门给他们配备了政治辅导员。

锦州石化公司培训鉴定科关丽科长介绍,他们公司目前所有的员工培训工作都由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来承担,有王威这样的上岗前培训,还有很多是在岗培训,培训业务种类也很多,每年大约有1.2万人(次)。

既是工厂也是课堂

一排排高低压电柜,一块块各式仪表盘,一台台各种型号的机床、焊机……这里是现代化企业的车间;不过,在这些车间里,还有黑板、桌椅板凳和讲台。其实,这里是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

西校区实训基地副主任王巧遇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向记者介绍,这里的所有设备都不是单纯的“教学仪器”,而是和大多数企业正在生产使用的设备不差二样的“真家伙”,实训环境做到了模拟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

在实训基地,不同专业、不同技能、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分类指导下操作设备,学生们按照作业流程协作加工产品,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熟悉生产程序及设备操作规范。实训基地,就如同一座现代化工厂。

据悉,实训基地采取了政府、企业、学院投资共建的模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