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推荐一本“会思想”的思想史

2008-0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喜所 我有话说

思想史重点研究的是思想者思想的历史,因而研究者本身的思想深度及对先贤思想遗产的开掘程度实乃思想史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多年从事思想史研究的郑大华教授近些年来出版的数部有关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专著,在学术界都有较大的反响,其思想性的丰富就是其著述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民

国思想史论》是郑大华教授的又一新作,被学界的朋友誉为“会思想的思想史”。笔者读后,以为其“会思想”的特点在如下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是凝聚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关照一个历史时期思想走向的根基,一部思想史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就失去了主旨和灵魂。特别是民国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思想之活跃,争论之激烈,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书写这样一段跌宕起伏、异常复杂的思想发展历史,不提炼出一条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体性的变化曲线是无法完成的。难能可贵的是,大华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提炼出了民国时期思想的主体走向,这就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现代转换。在《民国思想史论》中,作者分析了西化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五四时期的中西文化论战、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等各种思想和主义,其共同的特征无一不是在吸纳中西的过程中向现代转换。即使是文化保守主义,也要努力吸收西学;而从西方涌入中国的社会主义,也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抓住了民国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这一时代脉搏,该书的“骨感”油然而生,让读者不得不随着作者的思路不知不觉地步入思考状态。

二是注重梳理源流。正本必须清源,源清是明理的前提。大华教授研究思想史从来都将清源放在第一位。他的《晚清思想史》花很大篇幅去追述明清之际、乾嘉时期的思想变迁;《民国思想史论》则将晚清的思想发展和民国时期有机联系起来,几乎每个名家的思想演变、每个流派的思想脉络都梳理得清晰准确。他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等影响最大的几股社会思潮时,运用考订、辨伪的实证方法,历史地再现了其起源和发展,而且还结合世界和中国的社会文化走向,分析了其发生、发展的政治生态和文化场景,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现象的过程中增强了问题意识,既知道了“是什么”,又必须想“为什么”。书中从全球史的新角度,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文化起伏和中国政治思想、社会思潮、文化演变的影响,指明了这次战争基本奠定了社会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从而大致决定了民国时期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三者鼎立的思想文化格局。这种背景式的文化源流梳理方法,实现了情景和谐的交融,寻找源流时又不得不去思考决定源流的客观条件。“会思想”的思想史于此可见一斑。

三是突出使命感的解析。强烈的使命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特点,古今皆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作为创造新思想的主体,受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动乱时局所制约,其言论和思想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充满了使命感。因此,民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思潮和文化流派乃至学术论争,基本都围绕着救国救民的核心问题而展开。作为一部民国思想史的专著,必须反映和阐述这一基本特征。《民国思想史论》一书在这方面颇有建树。其对五四时期思想界基本走向的分析,对“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思想变动的考察,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中国向何处去”争论的评析,都入情入理,恰到好处,既挖掘了其思想内涵,又透析其救国救民的苦心及其优势与不足。至于造成这些优势与不足的深层原因,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