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达博士的“辩证”

2008-0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庞莉莉 我有话说

山坳里飞来金凤凰

在齐鲁石化,达博士不说家喻户晓,也颇有些名气。

在博士尚属稀缺资源的1995年,达博士和另外两位博士像三只金凤凰一样被引进到坐落在山坳坳的齐鲁石化公司。那年月博士值钱啊,达博士的名号几乎取代了他的名字达建文。后来,两只金凤凰飞走了,

山坳坳里只剩下一个达博士。

学催化剂的达博士,转行石油炼制短短两年,愣是成了业内颇有影响的炼油专家。据说,某年省里举办成果鉴定会,时间仓促,只提前看了半小时资料的达博士,上台行云流水,语惊四座。

这两年,达博士越发有名了。在业内,他成果丰硕,获大大小小科技奖项1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20多项。2006年,一项填补国际空白的革命性创新项目“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获中国石化集团技术发明二等奖,更是让他名扬中国石化。

科研就像农民种地

农民出身的达建文认为,选定一个课题,就好比把种子撒进了地里。“从研究、小试、中试直到工业放大,不就像种子发芽、抽叶、拔节直到收成的全过程吗?种地既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也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土壤和天气条件;科研同样要有毅力与耐力,要有资金,要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更要征得领导层、应用企业、生产车间的支持。”这是达博士多年科研实践总结出的肺腑之言。

1998年,催化剂专业出身的达博士调任齐鲁石化研究院石油加工研究室副主任。半年后,因业绩突出,他被任命为石油化工研究室主任。在这里,他不光成了“装置通”,还和研究室的同事和炼油厂的一帮弟兄混成了铁哥们儿。2003年,齐鲁石化公司提出扩大石油炼制能力的思路,从每年800万吨扩产至每年1000万吨。然而,几个部门做出的方案均不理想。达博士接下了这棵“不易发芽的种子”。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里,他和课题组的同事天天跑装置,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研究、分析,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论证。终于,种子开花结果了。按照他们拿出的计划方案,2005年,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全年加工原油1022万吨,成为中国石化五个炼油能力超千万的炼化企业之一,也圆了齐鲁人多年的梦想。

小与大的辩证

1984年,当时还是一个中学化学教师的达建文带学生到北京参加夏令营。站在天安门广场上,20岁的达建文惊叹:世界原来这么大!2003年冬,站在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的廊柱旁,作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达建文再次感叹:世界原来这么大!

为了扩展自己的视野,达博士读了很多书。除了专业书籍外,《读书》、《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哲学史》等也是他多年钟爱的书刊。与此同时,更多的窗口向他敞开了:石化领域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各种工作汇报会和交流会,届期内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些都增加了他与各类高层次人员接触、探讨、学习的机会。达博士有了极目远眺的舒畅,他说,那种感觉叫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的达建文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新的理解。他说,企业科研工作必须抛弃过去高能耗、高污染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应该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降耗的概念牢记心中,逐步过渡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2006年起,达博士将主攻方向转向了节能和环保课题的研究上,包括硫磺回收、炼油二产经污水回用处理、氢气优化……达博士坚定地认为:“科学发展是方向!”

自从出名以后,来齐鲁石化挖掘人才的“猎头”多了起来。达博士不肯走,他认为,一名演员的舞台在帷幕前;一名医生的舞台在无影灯下;作为炼油专家,我的真正舞台应该是炼油第一线。“守着世界一流的炼油企业,我还要往哪里走?”达博士笑说。

世界很大,齐鲁石化很小。一个人的梦想很大,梦想扎根的地方很小。但是,再小的地方,有梦就会开花――这就是达博士的辩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