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九十年:北大不断创新研究生教育

2008-0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玉兰 我有话说

北大数学系博士研究生张筑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图为张筑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资料照片)

日前北京大

学隆重举行“江山代有才人出――北大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同行九十年”纪念活动。北大研究生教育90年历程,也正是中国研究生教育诞生、发展、壮大的全部过程。90年来,北大培养出数万名优秀的研究生,同时也孕育着不断创新的研究生教育思想。

从“三科九门”到研究生院

“敬启者国文哲学门研究所现已组织就绪……凡有志愿入本所为研究员者,望于本月二十日下午四时至校长室会议一切进行事宜及指定所愿研究之科目。”

这一则题为《有志研究国文哲学者注意》的通告发在1917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日刊》的右下角,这是北大最早的研究生招生启事。

到1917年底,北京大学先后成立了九个研究所,分别是英文门、国文门、哲学门、化学门、物理门、数学门、经济门、政治门、法律门,分别属于文、理、法三科,这里的“门”相当于现在的“系”。这三科九门研究所成立后开始招收研究生,中国研究生教育发端。

不过,当时所招的研究生称为“研究员”,1922年,北大通过《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规则》,将研究员改称为研究生,所以后来谈到研究生教育,也有人从1922年算起。当时蔡元培亲任国学门委员会委员长,委员包括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顾孟馀等名家。

北大最早授出硕士学位是在1935年,同时授出两个,有趣的是,这两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张鸿翔和盛代儒(女),都是1931年被国学门历史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都是历史学和目录学专家,后来结为夫妻,相伴为学。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进入发展期。1951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等教育师资”和“高级建设人才”。1961年,北大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行了改进,开始为全体研究生开设公共课――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

1984年,全国在22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北大研究生院正式成立。北京大学校长、也是北大研究生院院长许智宏说,从1917年的沙滩红楼,到1937年彩云之南,北大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同行90年,经历了中国研究生教育诞生、发展、调整、规范、壮大的90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探索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90年培养出近6万名研究生

翻开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史册,真正可谓群星璀璨。比如以下两段记载:

“1917到1918年,北大共招收研究生148人,其中包括范文澜、张荪年、俞平伯、傅斯年、冯友兰等。”

“1949到1966年,北大共招录研究生1177名,其中包括数学物理学部的于敏、周光召、潘承洞、甘子钊、吴杭生、徐至展,化学部的王夔、程?时、黎乐民、刘若庄,地学部的王颖,信息学部的杨芙清、秦国刚、夏建白、黄琳等。”

90年来,北大共培养出研究生近6万名。在各行各业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其后不久,数学系研究生张筑生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教育部颁发的博士毕业证书编号为001。

张筑生并不著名,甚至连燕园里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他一位现在是院士的师弟说:“张筑生的《微分动力系统原理》是该学科国内最早的研究生教材。我至今还在用这本书给研究生上课。”这本书是张筑生仅有的三本书之一,数学家廖山涛评价:“有了这本书,一大批年轻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学科前沿。”现在全国有许多小孩子在学奥数,很多人并不知道,把“奥数”这个概念带给中国人的正是张筑生。1995年,张筑生受命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主教练,做了5年,连拿五届总分第一。2002年,张筑生去世,北大校园BBS上有一个帖子说:“张老师也许是我一生中再难遇到的顶尖级的老师……他讲到几何,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学过真正的几何,他讲到代数,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学过代数。张老师的数学思想深刻但表达极其清晰……”

也许,像张筑生这样的人正可以称为北大研究生教育真正的代表。他们并不特别知名,但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了全部的精力和才华。

“以创新学术贡献国家”

提到北大的学术思想,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蔡元培,对于研究生教育,早在1919年,蔡元培就提出:北大的研究,要跟世界级的学者看齐,要“以创新学术贡献国家”。90年来,这一思想一直是北大研究生教育的追求,一代一代北大人用言行诠释着“创新”的真正内涵。

“北大的研究生教育一向主张自学为主,提倡自己闯,成功了就可以继续往前走。”著名哲学家、原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说。说到自己在西南联大读研的时光,任先生说,当时教授上课主要讲自己的研究心得,照买来的教科书讲课会被学生瞧不起。记得陈寅恪教授上课,用一个包袱装着书,一个副教授提着,他讲,副教授写板书,包袱从来没有打开过。杨振声的研究生选定题目后两个礼拜来找他,说我和您意见不一样,这论文没法做了,杨先生说,学生和老师的意见要是完全一样,这学术还能有进步和发展么?

西南联大时期的研究生,我国著名岩石学家董申保是北大地质学系的教授,他勉励自己的研究生:做学问的人,好像一个蚕,会吐丝是基本功,吐完后层层丝把自己包住了,这是作茧自缚。所以蚕吐丝不算本事,咬破茧跳出来才是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不创新,包在茧里头,是没有出路的。学校里为什么要有大师呢?因为大师能够教你破这个茧,能够把你放出来。

现在,“创新”已经成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关键词,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就这样穿透历史,静静地展现出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