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落实“三个优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8-0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凌有江 我有话说

在2007年8月31日召开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育。”落实“三个优先”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基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又基于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既着眼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当下需要,又着眼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周期长、效应慢的特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从战略高度全面落实“三个优先”的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条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优先安排”,首先体现在要把教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发展目标,并从资金、措施上加以保证。教育发展目标不能只有定性描述,还要有定量指标。其次,当教育发展和其他发展发生矛盾时,要以是否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必要时宁肯“牺牲一点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把教育发展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再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在人事制度、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方面,优先保证全社会最优秀的人从事教师职业,鼓励最优秀的人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财政教育投入逐年加大,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以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衡量,我国的教育投入还很不够,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要求,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达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教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必须有社会公共资源加以保障,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如土地规划、水电供应、道路交通、项目审批、政策优惠、安全保障、社会舆论等等。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就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公共资源服务。

落实“三个优先”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坚持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为国家现代化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下功夫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乡差距过大和高校负债过重,运行艰难等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建立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要加强教师培训,严明岗位职责,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加强政策导向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入手,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使考核评价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教学质量,使人人都能享受到正规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四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关心集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恭谦忍让、不懈进取的良好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落实“三个优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在历史新时期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政策指向,也是落实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和任务部署。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把落实“三个优先”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人民接受教育和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全面落实“三个优先”要求,特别是加大经费投入,千方百计增加高质量的教育供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人民接受良好教育权益的实现。(作者系合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