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宁波中小学“家校通”引来不同看法

2008-01-2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通讯员陈醉 记者严红枫)最近,浙江省宁波市不少中小学校开通的“家校通”引来争议,很多家长表示这方便了家校沟通,应该推广。大部分学生却很反感,认为信息过于透明,缩减了他们的自由空间。

“家校通”是专为中、小学校设计的高科技智能通讯系统,目前已经开始在宁波的中小学校推广

。家长每月只需缴费10元左右,就可随时掌握孩子在校情况。比如,学生只要在校门口的仪器上刷卡,到校、离校的时间可立即显示到家长的手机上。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等信息,也能通过网络即刻传送给家长。在一些小学,老师还常用“家校通”布置家庭作业。

方便沟通,“家校通”受到不少家长欢迎。“我们当然希望随时监督孩子,以便及时纠错或指导。”家长李先说,他平时工作很忙,以前唯一与学校的交流机会就是家长会,但那时总有好多家长围住老师问长问短,很难插上话。现在开通“家校通”,他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差,都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与家长的态度相反,很多学生对“家校通”表示反感,他们给“家校通”取了一个代号叫“双打”:一旦老师向家长“告状”,便难逃父母责骂。

宁波?浦中心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小雪激动地说:“这跟监视犯人有什么区别,家长难道不能给我们更多的空间吗?”她说,有了“家校通”,家长变得像侦探一样敏感了,猜疑的眼神让她特别压抑。有一次,她就晚回家十多分钟,父母就问东问西,还翻出她出校时间来质问。

“‘家校通’都快把我们变成透明人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隐私、小秘密、小天地,为什么就不多给些信任呢?”读初一的小海说,如果家长能够再宽松些,他会主动跟家长沟通。

“虽然‘家校通’方便学校与家长更好配合工作,但要控制好度,给孩子充足的空间。”教育专家认为,“家校通”只是家长和老师交流的辅助手段,父母要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的沟通,最好能引导孩子主动告知情况。如果过分压缩孩子的自由空间,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