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奏响移民迁建永恒的乐章

2008-0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夏静 通讯员肖行 我有话说

在他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硕大的书架和满架的书籍。他的办公桌上,留下了11本工作笔记,逐日记载着公务。

弥留之际,他用最后一丝气力说:“我这一辈子没有什么遗憾,唯一遗憾的是高阳的建设还未完成……”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48年的人生旅程中,他早已给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命底色。他,就是三

峡库区优秀建设者、湖北省兴山县建设局原局长王忠平。

一片公心:刀尖上跳出优美的舞蹈

1997年10月,王忠平走上了兴山县建设局局长的岗位。作为三峡库区迁建县之一,兴山县需要整体搬迁一座县城,涉及移民3万多人。面对投资近12亿元的“肥差”,说情的电话、关照的便条和请客送礼者络绎不绝。王忠平掷地有声地说:“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在刀尖上跳出优美的舞蹈,楼房建起来,干部不倒下。”

一次在安徽考察时,一家意欲参与污水处理场营运投标的负责人,不由分说给王忠平送来两万元的红包,见推辞不掉,他当即交给同事保管,第二天早晨,王忠平当着众人的面,将红包退给前来送行的该企业负责人。

“爸爸给我和妈妈定下了规矩,不认识的人一律不准开门,就算是熟人,留下了东西一定要退回,不然,谁收下了谁就上门去退。”女儿王姝说,很多亲戚都因此闹得不欢而散。

“我理解,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要在事业上曝光,在群众中显影,而不应该在私欲名利上放大。”王忠平生前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的主持下,兴山县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实现了建筑工程从无形市场向有形市场、从隐蔽交易向公开交易、从无序竞争向有序竞争、从无序管理向有序管理的根本转变。兴山县移民迁建工程的267个建设项目,全部实现“阳光操作”,“兴山经验”被国家三峡建委在三峡库区全面推广。

一片赤心:心血浇筑最美丽的县城

香溪河畔的古夫新城被誉为“三峡库区最美丽的县城”,从功能分区到建筑风格,从房屋容积率到园林绿化都达到全国县城一流标准。然而,在王忠平上任时,面对的却是一份1993年制定的旧规划。

“县城迁建,对全县父老乡亲而言,可谓是‘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性机遇,建设局的工作做得好,是造福乡里;反之,那就是历史的罪人!”王忠平拖着一条残腿,在各大规划设计院所之间奔波,一出差就是数十天。

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谈起来头头是道的王忠平,并不是建筑专业科班出身。1996年9月,他因乙肝再次住院,手术一完毕,他就叫同事送来一箱子建筑专业和法规书籍,三个月内硬是“啃”完了这些书。就这样,他利用平时休息、出差甚至生病住院的时间坚持读书,最终成为建筑行业的“内行”。

1998年底,经过反复修改,新规划通过评审。为将新规划落到实处,王忠平从1999年起住进新县城工地,亲自验收工程质量。先后查出不合格水泥800多吨,不合格钢材500多吨,对不服从行业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差、信誉不好的15家外来施工企业和2家勘察设计单位予以清退。

2001年,一家施工企业单位钢筋铺设数量不足,他发现后要求停工整改,对于施工单位的不以为然,他拉下了脸:“一指之疾,可毁七尺之躯,建筑工程质量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得例外。”建筑商最后感叹:“管得真紧,水都泼不进去!”

由于质量监督得力,整个移民迁建工程优良率达30%,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古夫新城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镇”等称号。

最后十天: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2007年8月1日,王忠平再次住进了宜昌市中心医院。“黄疸、腹水、咯血……三分之二肝坏死!”面对检查结果,熟悉自己病情的王忠平深知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王忠平身体一直不好,20岁便患上肺结核,1996年,他的左腿又因车祸和公伤致残,骨头上的钢板到他去世时,也没能取出来,同年9月,他又因重症肝炎再次入院……

十多年来,每次病情加重时,王忠平都说:“我是从死亡线上逃离出来的,余下的时间都是白赚的,今后更要努力工作。”

王忠平生命的最后10天,再也没有力气走出病房了,病房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办公室。他心里始终放不下高阳集镇的迁建工作,拿着电话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此时此刻,接到电话、短信的人,谁也不知道枯瘦如柴的王忠平早已病入膏肓。

8月7日,王忠平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生以代为保管、不能影响治疗为由拿走了他的手机。医生一离开,他便拿起妻子的手机,就高阳集镇居民房屋成品门材料问题与单位负责人细细地交换意见……

8月10日7时30分,王忠平走完了他48年的生命之旅,他用赤胆和忠诚奏响一曲三峡移民迁建永恒的乐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