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握导向 务实求真 服务决策

2008-01-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肖国忠 我有话说

记者:近日,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结果已经揭晓,请您谈谈这次招标工作的主要特点。

张国祚:本次招标工作是按照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进行的,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指导思想非常明确。评审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鼓励投标、严格评审、确保质量”的总体要求,严格把握评审标准,严格执行评审程序,严格评审纪律,坚持客观公正、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二是评审专家权威性高。参加本次评标工作的专家共有121名。为保证公平公正,评审专家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从全国范围遴选。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30多家重点科研单位或高校;三分之一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环保总局等20多个中央有关决策部门,近20位副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参加了初评或复评工作,这对于把握好建议中标课题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对策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评审专家高度敬业。从2007年12月28日到2008年1月4日中间正好有个元旦节日,但是评审专家们连续工作,毫无怨言,除个别专家因中央领导同志找有急事外均没有请假的。普遍坚守岗位,认真研读投标书,认真讨论,履行职责,一丝不苟。四是评审工作严格规范。严格评审标准,严格评审程序,严格评审纪律,严格执行回避制:首席专家和子课题负责人均不能参与评审;如有课题组成员参与评审,遇本单位课题时须弃权;综合性重点大学校级领导担任评委的,或综合性重点大学所属学院(中心、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一般性大学、相关实际部门领导担任评委的,遇本单位投标课题,对同一招标方向的所有课题一律投弃权票;评审专家回自己房间独立投票表决,确保专家真正行使独立投票权。

记者:请您再谈谈2007年度中标的重大课题的主要特点。

张国祚:本次中标课题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中标课题普遍突出了十七大精神。从评审结果看,围绕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评选出一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法治视野下的政府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战略研究,科教兴国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研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研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完善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机制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研究,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研究,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二是中标课题的责任单位和课题组研究实力雄厚。55项建议中标课题中,由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新闻办等重点科研单位和决策部门的建议中标课题就有40项。绝大多数首席专家均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课题组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均有比较坚实的学术基础与比较丰富的相关经验,均具备承担相关中标课题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中标课题的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从标书设计情况看,建议中标课题选题都比较重大,导向把握得都很好,而且主题突出,论述集中,观点鲜明。逻辑都比较严密,论证都很充实,有的标书篇幅长达近百页、10多万字。从现场答辩情况看,所有首席专家都有充分准备,对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回答都能抓住要害,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评审专家们都感到比较满意。

记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要是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您认为完成这样的课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国祚:我认为要想不负重托、完成好重大项目研究,主要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务必始终把握正确导向。重大项目主要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因此,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的方针政策,深化对中央精神的理解,运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首席专家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把课题政治方向关,项目研究成果中绝对不能出现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言论。二是务必自觉推进理论创新。重大项目要突出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研究,突出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研究,突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要完成好、回答好这些重大问题,必须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勇于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努力使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当然,创新不是刻意标新立异,不要生造“新的”名词术语,不能无端引起歧义,而要把精力用在思想理论观点的创新上。创新要建立在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这样才能明确创新的宗旨并找准创新的起点。要拓宽学术视野,综合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去攻克难关,所提出的创新建议不能只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而是要有丰富而坚实的学理基础作支撑,有较多的思想含量,较高层次的理论品位。同时要把坚持继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没有创新发展,坚持继承走不远;没有坚持继承,创新发展无根基。三是务必追求有用管用好用。重大项目以应用对策性研究为主,以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具有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要坚持把对策意识贯彻到项目研究的始终,把研究成果的对策价值作为衡量研究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还要强化问题意识,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对策性和可操作性,把理论研究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推动重大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加大成果宣传力度,拓宽成果推荐渠道,使理论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四是务必在力出精品的同时,出人才、带队伍。重大项目是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毫无疑问,首先要强化精品意识,通过重大项目的研究,推出代表国家最高水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和单位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综合研究体系,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要把项目研究与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汇集人才,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探索“出精品、出人才、带队伍”的规律。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人才培养的带动作用,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后备人才。五是责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积极支持,管理到位。重大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责任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责任单位要积极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搭建平台,为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和形成重大学术成果创造条件。要强化目标意识,寓过程管理于目标管理之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把握好方便科研、加强预算、灵活规范、改进管理等原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