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别忘了,高则诚!

2008-0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陆健 潘剑凯 我有话说

“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琵琶记》被誉为“南曲之祖”,数百年来弦音不辍,成为舞榭歌台盛演不衰的戏曲剧本,而其作者元末明初著名戏剧家高则诚却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为后人所淡忘。

浙江瑞安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又有“瑞安出才子”之誉,其中最出

名的当属高则诚。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瑞安崇儒里(今阁巷镇柏树村)人。约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卒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高则诚故里后人没有忘记他,大家慷慨解囊,多方集资,于1993年修建了“高则诚纪念堂”。最近,记者专程到瑞安瞻仰了“高则诚纪念堂”,追寻700年前那个虽然动荡却也弦音未绝的历史时空。

高则诚纪念堂屹立河畔,和集善院毗邻,门前小桥流水,风景秀美,田园风光十足。整个建筑古朴雄浑,堂顶龙蟠虎踞,门台庄重典雅,门前一幅楹联:“此地曾蕴玉,其人可铸金”,横额为“南曲祖师”。跨入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上方悬挂着的遒劲洒脱的“高则诚纪念堂”六个大字,系当代大戏剧家曹禺亲笔,匾额上配上古铜绿色字体和绛红色印章,显得格外雅观醒目。

陪同参观的瑞安市文化局李刃副局长说,正堂悬挂的高公则诚容图是画家郑?创作的。郑?为此废寝忘食,查阅文献,精心构思,数易其稿,终于描绘出一幅形神兼备的高则诚画像,显示出高则诚既有“清廉耿直,恬淡自守”的高贵品质,又有“几回欲挽银河水,好与苍生洗汗颜”的雍容气度。悬挂在画像两侧的对联是曾联松用铁线篆体书写的高公自勉联,上联是“劲松三径依稀在”,下联是“老菊东篱淡泊情”,画像和对联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辽宁名书法家于溥光特地为纪念堂落成题写了“艺湛颂千古;流芳誉五洲”十个大字,更为纪念堂锦上添花。

纪念堂内的陈列内容亦十分丰富,有高则诚的名著《琵琶记》全集,瑞安县志中的高则诚传全文,目前流传下来的高则诚撰写的文学作品《大成乐赋》、《晓成偶成》等七十余篇。此外陈列柜内收集了俞平伯、田汉、李希凡等名家撰写的有关高则诚和《琵琶记》的论文及研究专著近百篇,能使参观者一饱眼福。

纪念堂古色古香的围墙内,有一大片绿地,种植着苍松翠柏,玉兰茶花,前方正中有一座高则诚衣冠冢,一只栩栩如生的白鹤站立墓顶,墓碑上刻有深厚饱满的“高公则诚之墓”六个大字,墓后筑有屏风,堆塑着彩色立体的松鹤朝阳图,两侧有苏渊雷的手迹:“南曲琵琶翻别调,东嘉风雅属斯人。”墓坐北朝南,建在一方形白石台基上,四角砌石栏杆,正面正中设石级。距台基不远处,凿有一泓水池,四周围以石砌栏杆。

纪念堂内有十六根大栋柱,柱上楹联繁多。“老归山林,悲世事,吐心声,朝朝暮暮,拍歌琵琶记;壮游宦海,邻苍生,舒愤懑,岁岁年年,弹泪柔克斋。”这幅由杨作雨撰、郭仲选书的楹联浓缩了高则诚坎坷的一生。高则诚出生书香门第,翰墨世家,“自少以博学称”。元至正四年(1344年)中举人,次年登进士第。他从宦多年,始终沉抑下僚,仕途蹭蹬。“往事疑皆梦,浮名笑此身”,遂辞官退隐,埋首撰写《琵琶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闻高明之才,派人征召进京修《元史》,高以病老辞谢,不久即病逝。

高则诚撰写《琵琶记》,可谓呕心沥血。“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他反复吟唱,剧本一再修改。《琵琶记》问世后,蜚声剧坛,朱元璋览之赞曰:“四书五经,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从明朝以来,《琵琶记》被视为传奇的典范,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四十余种,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它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代五大名剧,也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戏剧研究者没有忘记高则诚。李刃局长告之,两个月前,“高则诚纪念堂”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参加高则诚诞辰7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50余位国内外戏剧研究专家、学者。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南戏研究专家孙崇涛先生大声疾呼,在中国戏剧史上,《琵琶记》是一座里程碑,高则诚是一位划时代的先驱人物。高则诚的《琵琶记》代表了中国南戏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戏文的终结、明清传奇的先声,把中国戏剧创作引向新的阶段,开创了中国戏剧繁荣的新时代。

当我们正欲离开纪念堂时,大栋柱上的一副楹联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斯人未死,千年不灭琵琶曲;此戏长存,百代犹传孝顺歌。”楹联似乎道出了所有戏剧研究学者们的心声,那就是“别忘了,高则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