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如何走好研发路

2008-0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国治 我有话说

金属矿产资源保障形势严峻

从最近几年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消耗和供应情况看,探明的矿产资源远跟不上金属矿产资源消耗的增长,而且缺口越来越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增长趋势还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增加。

换个角度,从金属矿产资源储量的保证年限来看,根据

现有的采选冶技术水平,可能算得的几种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的保证年限只有10年左右――说明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形势严峻。

众所周知,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矿少,小矿多;单一矿少,复合矿多;富矿少,贫矿多”。这种多金属共生矿复杂难处理,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对于那些分散的小矿、贫矿,废弃物所占比率太大,收得率很低;加上我们对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技术重视不够,使二次资源循环使用的回收率低。这些因素都恶化了金属资源的短缺处境。与此同时,近年来世界上环保呼声高涨,对防止环境污染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不能用了,一些新流程必须考虑更多的操作步骤,投入更大的资金。

自主研发是惟一出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造成我国金属矿产短缺的主要原因是矿石中的金属收得率低,而在造成收得率低的诸因素中,矿石禀赋差无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研发出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新流程,使多金属共生矿得到有效利用,使贫矿提高收得率,使二次金属资源获得充分利用,并能满足对环境友好的要求。


    周国治生于1937年,广东潮阳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先进工业国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上也遇到环保和能源消耗等一系列问题,他们的办法是:搞研发或“推出去”。先进工业国很重视研发工作,而且已有悠久的历史,现有的一整套矿冶业生产流程和技术主要由其开发出来,很多技术沿用至今。当发现研发工作一时不能解决问题时,先进工业国就会采取另一手――“推出去”,让别的国家去搞,代之以进口外国的产品。美国对待钢铁工业的态度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实例。美国曾经是世界上第一钢铁大国,钢铁产量雄霸很长时期,随着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美国的钢铁工业逐渐衰败,代之以进口钢材来满足国内的需要。其实,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看到大量钢材进口带来的累累赤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两届任期内曾两度发出重振钢铁工业的呼吁。为挽救本国的钢铁工业,美国的冶金业者也曾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去研发新技术,但是收效甚微。这表明,美国钢铁工业的退出并非有意放弃和转移,而是被迫的。但美国能这样做,是因为有高新技术产品作为金属矿产交换的后盾。

先进工业国所走的道路对我国不适合:一方面,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和对农业粮食的需求一样,我们对工业材料的需求没有其他国家可以供养得起;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像先进工业国那样,有足够多的高科技产品为矿产资源“埋单”。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建立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的研发,研发,再研发!

资金和人才是研发成功的保证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矿冶业的技术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去研发。现有的矿冶技术主要由先进工业国开发出来,是基于禀赋较好的富矿,并且没有过多考虑与“环境友好”的因素,这在今天来说显得有些过时,特别是这些技术无法适应我国的国情和矿情,因此需要源头创新的工作和深入细致的基础研究工作。遗憾的是,由于矿冶专业搞不出什么“形象工程”,也编不出什么轰动新闻,因此,在各种基金分配和项目设定中,常常被边缘化,对矿冶基础研究的投入一直未能得到保证。

此外,科技人员的素质、结构及活动状况对矿冶科技的进展也至关重要。我们说,“技术路线确定以后,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遗憾的是,矿冶界的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后继无人的情况令人堪忧。矿冶专业很难找到优秀的学生,舆论的误导和不适当的政策对于造成这种状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什么是正确的人才政策?它应该是“能把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按国家的需要均衡地、最大限度地吸引到各行各业中”,而决不是把他们引导到某一两个尖端行业里。现在,一些冶金院校和专业在一种人为的三、六、九等的排队中不断被“矮化”和“边缘化”,如何去吸引那些优秀学子到矿冶行业中为国家做贡献呢?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金钱和物质利益做杠杆,调节着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我们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能更主动、更理性地调节各类人才分配格局。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形势严峻,令人忧心,但是“挑战”和“机遇”同时存在。如果一些先进国家因“污染问题”而退出这一领域的竞争,我们因不可回避的需求而开发了“新流程”,必然会给我们在该领域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制定出更积极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政策,使我国在金属矿产的开发事业中走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摘编自《中国科学基金》2007年第21卷第5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