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改革中焕发活力的中国出版业

2008-0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隋笑飞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版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改革管理,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出版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共出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并推出了一大批思想内容好、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出版物,我

国出版业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出版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随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出版业发展正日益充满活力。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若干个新的综合出版实力较强的优势区域开始在全国出现,同时,一个涵盖图书、期刊、网络出版等各个领域的出版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我国出版业的经济实力也进一步加强,有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图书、音像、新华书店等单位总资产达3576.89亿元,利润总额168.23亿元。

一批有实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开始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已成立出版集团23家,发行集团13家,期刊集团2家。其中,中国出版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浙江新华发行集团等已由事业体制整体转制为企业。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得我国许多出版集团的实力、竞争力明显增强。如中国出版集团2005年总收入比2004年增长16.45%;中国科学出版集团2006年销售总额比2000年增长113.6%等。

同时,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十六大以来,我国发行集团继续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建设上扩大成果,并着力在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上进行突破。如2005年,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浙江新华发行集团分别在上海、深圳、江阴等地建立了7家跨省连锁经营大型卖场等。

重大出版工程取得显著进展

截至2007年底,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已累计出书49册,达1亿多字。《中华大典》所采集的文献资料涵纳了儒家、诸子百家、佛道诸教等优秀文献资料。它将收入两万多种古籍、共8亿多字,超过中国所有古代类书字数的总和。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重大精品出版工程纷纷涌现,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得以集体呈现和保存。

1500则历史故事、1500名历史人物、3000幅精美图片,历时8年编纂的《话说中国》用最新的理念和形式讲述古老的过去,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和文化。

“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2005年宣告启动,其首推项目《话说中国》的销售早已超过百万册,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好评。

《中国文学编年史》,上至周秦,下迄当代,共分十八卷,每卷约80万字,总计1400万字左右,将数千年中国文学史以编年形式加以立体呈现。

“聚薪传火、播种文明”,我国从来不缺少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而出版业正为读者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群众喜闻乐见的出版物层出不穷

一天签售8000册,《于丹〈论语〉心得》创下了一个纪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论语》里的话语,日渐成为社会上的时髦“热语”。

像这样的图书,近年来几乎年年都有。《兵以诈立――我读〈孙子〉》语言流畅、资料丰富,展示了这部中国古代兵法著作的内涵;《国史十六讲》将纵横上下五千年的心得生动呈现。这些出版物在赢得广大读者喜爱的同时,也将优秀民族文化一点一滴地普及给大众。

我们看到,王宏甲的报告文学《智慧风暴》,表现了中国科技腾飞的历程;杨黎光的报告文学《SARS――人类的影子》,反映了全民族抗击非典的伟大斗争;蒋巍、徐华的报告文学《丛飞震撼》,描绘了感动中国的人物风采……

我们更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出版界先后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等活动,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中国出版业日益融入世界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丽江古城》,其版权出售给英国出版公司;中国出版集团与培生出版集团正式签约,双方将在全球范围成系列地推出有关中国的图书选题……2007年10月中旬举行的第5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这样的场景频频出现。

从输出方式的更加丰富到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从单纯的图书贸易和版权输出到越来越多与国外同行合作,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开始逐渐和国际出版界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共同分享世界图书大市场。

一组数字似乎颇能说明问题:2000年,中国展团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版权输出为452项,引进版权的数量是840项,而2006年,中国展团共输出版权5769项,引进6295项;2004年,中国展团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输出版权122项,引进版权4400项,而2006年,中国展团输出版权2060项,引进1401项。

在世界出版业的舞台上,中国出版业正越来越尽情地展示自己、展示中国。

越来越多人的人生因阅读被照亮

“读书成就梦想,知识创造未来”。挂着这幅标语的屋子并不是哪一所学校的课堂,而是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东发村的“农家书屋”。现在每天在这里出出进进的,都是村里的村民。

小小书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载体,越来越多农民的人生因阅读被照亮。“农家书屋”工程,这一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旨在惠及全国9亿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与力度全面推进。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加大为群众服务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三贴近”原则,运用报刊、图书、音像等载体,出版了大量面向“三农”、面向未成年人、面向大众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读物。

我们看到,“农家书屋”工程正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崭新载体;我们看到,我国持续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我们还看到,我国已拨款资助涉及蒙古、朝鲜、藏等11种民族文字的出版项目159个……

我国出版业在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中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改革成果。(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