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面向基层天地宽

2008-0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董一鸣 我有话说

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又至,在很多大学生正着急上火地奔往各个招聘会、应付各种考试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学生们却依然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享受”着大学的最后时光。截至2007年12月10日,该校已实现就业2767人,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94.79%,就业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每年都是用人单位到我们学校来‘抢’学

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长严大考自豪地说,“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下得去――响应号召,投身基层展才华

当很多大学毕业生宁可待业也不放弃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等“好单位”时,越来越多的华北水院的毕业生自觉选择了到条件艰苦的水电建设第一线和基层单位工作。2007届毕业生王振峰,志愿服务西部,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六团工作;管刚,自愿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直机关五家渠……

2008届毕业生中,又有大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学子自愿选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近五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从52%上升到63%,而且专业对口率高,地域流向广,行业分布合理。该校水利学院去年已实现就业的295名毕业生中,有89%的学生选择了各大水电工程局和勘测设计院,这意味着他们将奔赴全国各地的水电施工工地一线,在基层“生根发芽”。王中鑫,去了遥远的丹东水利勘测设计院;韩雪梅,武警水电总队江夏水电公司……

“现在大学生应该把自己定位在有技术的劳动者、创业者,只要具有吃苦精神和去基层建功立业的准备,通过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体现自身价值,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水利系毕业生谢宝丰现在小浪底建管局工作,他告诉记者,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应该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事业作为人生中最大的奋斗目标。令他欣慰的是,父母很支持他的选择,并成为他的坚强后盾。

吃得苦――以苦为荣,顽强拼搏讲奉献

为了培养学生“能吃苦、能奋斗”的优秀品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先后建立了长江三峡、小浪底、丹江口水利枢纽等104家专业实习基地和红旗渠、焦裕禄纪念馆、南街村等近20处社会实践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前往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基地要么地处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要么拥有丰富的艰苦奋斗教育资源,大多体现艰苦奋斗精神,为培养学生能吃苦、不以苦为苦、以苦为荣的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李洪涛是该校岩土工程系2003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工作。虽然在校时他们就知道地质专业是个艰苦的行业,但是每年至少野外作业200多天、没有节假日、不能按时按点吃饭休息、随时处理工地上的突发事件等困难仍在不断考验着他的身体和意志。

“有了吃苦的精神,那就成功了一半。”因为肯吃苦,懂技术,在同时进入设计院的同事中,李洪涛是第一个独立负责工程的年轻人,属于“破格”使用。和李洪涛一样,他们班的同学有90%都进入了基层,并且个个工作得很出色。李洪涛说,他们是八十年代生人,但绝对不是“垮掉”的一代。无论在什么时候,国家建设都需要劳动者奉献智慧和汗水,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吃苦、受累在所难免。和李洪涛一样,奋斗在一线工地上的华水校友不计其数。

据近三年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质量反馈调查显示,在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团队精神、身心素质4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中,优良率分别为95.7%、98.5%、98.5%和95.7%。更关键的是,他们能吃苦,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克服困难,施展拳脚,就像金子,放到哪儿都能发光!

用得上――专业精湛,祖国建设显身手

“书本上看三遍,不如工地上干一天”,这是该校岩土工程系研究生白坡和韩建辉的感受。每年,导师都会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带着他们和本科生们下工地亲自参加工程施工。戴上安全帽,年轻的学生们冒着烈日、迎着严寒,和工人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但闲暇时仔细的测量、精密的计算,如何让施工更安全、更省时、更经济,并想方设法改进、创新,是他们区别于普通工人农民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在在建的郑西客运专线还是在山西―津门10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都有华北水院师生忙碌的身影。“有技术就是不一样”!有一次在分包施工中,另一个单位的工人花了75天也没打好的桩,他们只花了十几天就打好了,熟练后更是7个小时就能打好。

“能干!用得上!”是很多单位在接触一段时间后对该校学生的评价。“能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为了毕业后“上手快”,师生们常常牺牲假期时间开展各种专业实习实训,接受严格、科学的动手能力训练。每年,华北水院都有95%的学生奔赴厂矿企业、城市社区、水利工地和广大农村山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修建“共青坝”、提水灌溉闸门、“连心桥”等水利基础设施。

2002年以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共帮助地方做基本农田水利规划10余处,为当地农村节省建设资金近100万元,可以灌溉农田面积9000余亩。该校因此连续7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