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消费、生产与经济增长

2008-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苏 我有话说

消费、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领域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消费、生产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关系是多样的;但三者之间基本的逻辑不论什么时代都是确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生产者为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而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价值给生产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允许也需要理论的创新,但理论的创新不容许逻辑错误。近来,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混淆了消费与生产的本质区别,违背了消费、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基本逻辑。

这一理论的逻辑是:生产厂家应把消费者的购买视同投资,由此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消费行为转化为生产投资行为,由此消费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最近涌现出的“消费者投资”、“消费者参股”、“消费者期权”、“消费来福”、“消费储值卡”、“消费导向营销”、“人际网络直销”、“连锁销售”等涉嫌非法集资以及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有不少就利用了这一理论。“消费资本化”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结论是“消费也要/能赚钱”,这一逻辑有很大的隐蔽性,但一旦回到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就会发现其错误。

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货币,获得使用价值;厂商让渡使用价值,获得货币。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厂商都付出了必要劳动时间,理应获得价值,分享利润;消费者在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中不需要付出必要劳动时间,必然不参与利润分配。这体现了人类自有交换活动以来,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地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消费者用参与生产过程获得的价值等量交换其他生产者创造出来的使用价值,即“等价交换”原则。

如果消费者对生产者的支付中还有一部分是对企业的投资,那么最初的交换必然是不平等的:或者消费者的支付比商品的价值更高;或者消费者的支付比商品的价值更低。因为,为了真正实现“消费者投资”,生产者或商人必然索要比商品价值更高的价格。高出的部分的确可以转换成企业的投资。但这样的投资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最初的交易价格不再是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水平的信号,消费者会不清楚报价中有多少用来支付使用价值,多少用来参与利润分配,这必然导致信息不足的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第二,如果真有事后的利润分配,消费者也很难获知企业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因而无法得知参与的利润分配过程是否公平。为实现大规模的“消费储值”、“连锁消费”,也有可能消费者的支付比商品的价值更低,但低出的部分最终要么靠生产者让利弥补,要么靠渠道商让利弥补,这是更隐蔽的价格竞争,动态均衡的结果要么是回归到市场定价,要么企业被较长时间牵制在低价格陷阱中。

关于如何刺激消费需求、理顺生产关系、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界对此有着一系列的讨论。“消费资本化”理论试图加入这一讨论,但却没有正确理解总需求、总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深刻逻辑,有必要予以澄清。尽管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增加都是经济增长的因素,但两者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有本质不同。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首先引起总需求变化;在一定时滞内总需求的变化传递到生产领域,厂商通过改变技术水平、资本水平、劳动量水平调整总供给;总供给增加引起经济增长。由此可见,总需求增加只有真正引起了总供给的增加才会促进经济增长。“消费资本化”理论认为的“消费者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是毫无根据的。尽管“消费者投资”可能扩大消费(因为对消费者极具诱惑性)、扩大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但这样的做法干扰了市场机制,破坏了市场秩序,将导致产出对价格水平不敏感:如前所述,投资决策主导消费决策时,价格不再显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水平,厂商不用关注使用价值的创造,只需关注消费返点额的提高,或者说只需关心消费者网络的扩大。没有使用价值的创造,总供给是不会变化的,在这种情形下,经济不会增长。

笔者以为,扩大总需求要从影响总供给入手:把储蓄引向投资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并增加生产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补贴,是处理好消费、生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起点。创新技术可以低成本、成批量地生产出新产品,只有创新技术才能创造消费需求;大量的创新技术将形成产业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引发生产力总结构的质变,从而带来更多的就业以及收入水平的增长;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根本途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了,扩大需求的政策才会对产出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

目前,“消费资本化”理论已被一些传销企业利用,他们鼓吹“消费者投资”可以快速发财致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此类宣传,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察觉到此类理论的矛盾之处,以及可能因其产生的误导行为,就应主动担负起宣传真理的责任。(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