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8-02-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道德与生活的关系

王泽应在《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6期撰文认为,生活包含了道德但并不等于道德,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表现在,道德生活是一种属人的或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并渗透在物质生活

之中引导和规范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有意义和价值并能予以价值评价的生活,是一种主体自由意志自觉自为并能进行道德选择的生活,是一种通过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关系并涵盖一切道德生活的社会生活。

底线伦理的特征

贾少鑫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撰文认为,底线伦理从性质上讲,是指对具体社会条件下,合理合法取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的道德评价标准;从特征上讲,具有具体性、现实性、普适性、约束性、他律性;从建设来讲,真正普遍意义上的底线伦理只有在整个民族、国家或更高层次的共同体的全体成员取得大致相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推进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文军在《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撰文认为,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关键是加强社会力量培育,使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有社会专门机构承接、专业队伍实施。而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正是承接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载体和新型主体。社会工作能较好地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社会服务,弥补传统管理体制的不足。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工作,发挥社会工作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优势,不仅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也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