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敦煌:逐步远离“楼兰”境地

2008-02-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宗立 我有话说

2月13日,总投资逾2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始实施,工程包括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风沙防护、安防等内容。作为工程重要部分的数字陈展厅建成后,游客将能跟随高清数字图像进行洞窟的实景漫游,有望将“文物遗存”移出洞窟外,解决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据悉,这是莫高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保护工程。

保护工程的实施着实令人欣喜。而曾几何时,敦煌莫高窟周边环境的恶化曾让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正在以每年1―4米的速度逼近敦煌。倘若现在还不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半个世纪以后,游客将再也无法看到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楼兰――约在1600年前被沙漠吞噬的古城的前车之鉴让人不能忘怀。2006年,中央领导同志曾就敦煌生态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月牙泉萎缩敲响敦煌生态警钟

从敦煌市区出发,驱车向南5公里,“沙水共生、山泉共处”的“沙漠奇观”月牙泉便映入眼帘。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潭清泉的水位便逐年下降,最大水深已由1960年的7.5米下降到目前的1.1米。

传说月牙泉中曾生长着铁背鱼和七星草,服用七星草能催生治病,吃了铁背鱼能长生不老。它们与鸣沙山上的五色沙合称为“月牙泉三宝”,可如今再也寻不见铁背鱼和七星草的踪影了。

隆冬时节,美丽的月牙泉已经上冻,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仍在紧张施工当中。“总投资4100万元修建的4个渗水场将在今年5月完工。”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马生凯说。“届时月牙泉水位有望得到稳定并逐步提升。”

“这只是一个应急工程,月牙泉的水位下降,是整个敦煌盆地地下水下降的一个缩影。”马生凯说。据统计,自1975年以来,这个18万人口的城市的地下水位已下降了12米,并且随着城市工农业用水的增加,水供应日益紧张,地下水位还在继续下降。近几年来,敦煌市每年向月牙泉人工注入地表水1000万立方米,才保住了月牙泉。

事实说明,库姆塔格沙漠已逼近敦煌。

库姆塔格沙漠日益侵蚀敦煌绿洲

高耸的沙丘像巨浪一般围绕着古城敦煌,曾经遥远的沙丘现在已经开始侵蚀周边农田。

一位村民指着一排半埋在沙里的树说:“这些树是几年前种的,现在全部死了。沙丘移动得很快,无论我做什么都阻止不了它。”

敦煌曾是古老的丝绸之路沿途的一片绿洲。据史料记载,汉唐时期,敦煌森林茂密,胡杨、红柳和芦苇绵延数百公里,湖泊遍布。如今,敦煌生态持续恶化,邻近的库姆塔格沙漠正在以每年1―4米的速度向东扩展,逼近敦煌。

西出敦煌180公里,有一处西湖自然保护区。“这片湿地紧挨罗布泊,紧连古楼兰,与即将合二为一的塔克拉玛干和库姆塔格沙漠相接,是维系敦煌生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西湖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三雄说,“曾经水草丰茂的西湖湿地,如今仅存11.35万公顷,只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5,成活的胡杨树林零零星星不足1万公顷,原有的豹子等野生动物已绝迹。”

政协委员呼吁建设“大敦煌生态保护区”

目前,敦煌正在推行禁止打井、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等政策防止生态恶化。今后几年,敦煌将在12个风沙口沿线完成以新疆杨、胡杨等树种混交的防风林带,并在防风林带外围栽植以柽柳、沙棘等树种为主的成片林3万亩,以缓解风沙口地区的风沙危害。

去年7月,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一篇题为《拯救湿地保护绿洲――关于敦煌生态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搞好敦煌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必须统筹处理好绿洲和湿地的关系。

他认为,一是要大力推广节水措施;第二要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得以恢复;第三要统筹全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向湿地补充必要水源;第四要严格禁止人类活动对湿地的扰动;第五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

不久前,在甘肃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张月莲提案呼吁尽快建立大敦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力避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早在2003年3月1日,甘肃省人大就颁布实施了该省第一个专项文物保护条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作了详细规定,其保护范围也提及了莫高窟地下文物和构成莫高窟整体的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

“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保护的对象和范围仅限于莫高窟文物及其风景区,对整个敦煌绿洲的生态环境和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等其他著名文物遗址未进行立法保护。”张月莲说,唇亡齿寒,敦煌不存,千年莫高窟也将被风沙淹没。这位政协委员呼吁,甘肃应加快建设大敦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以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载体,通过跨流域、跨区域的大范围生态保护,变农、林、水等要素管理为综合管理,维护敦煌脆弱的自然生态;同时,还应尽快对其加以立法保护,对破坏敦煌生态保护区的种种行为予以惩处。”

据悉,敦煌市已于2006年启动了敦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项目的各项工作,目前已将建设规划上报省政府进行省级评审,并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待批。2007年11月,甘肃省政府启动了《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期工作方案》,政府将投资19.33亿元,建设20项工程,用来初步遏制敦煌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本报兰州2月1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