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族精神的崭新丰碑(报告文学)

2008-02-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江西]陈世旭 我有话说

2008年1月的中下旬,对于南中国,是一些难以忘记的日子。一股又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流不依不饶地汹涌而至;一场又一场猝不及防的冻雨没日没夜地铺天盖地;一层又一层坚硬如铁的冰雪凝固了山川大地,城市和乡村,道路和桥梁。

那是一些不堪回首的日子:在最黑的夜里,电没有了!在最冷的季节,火熄灭了!在最想

家的旅途,路中断了!

资溪,赣闽边界大山深处的这个人口密度仅约100人/平方公里的小县,这片森林覆盖率将近90%的生态明珠,这个国家林业局规划中的华南虎野化放归区,被无情摧残。电网命脉倒杆、倒塔,配电台毁坏,断电线路数百公里,全县12个乡镇637个自然村几乎全部断电,企业生产全部暂停。全县供水告急!通讯告急!铁路信号线路用电告急!物资调运、市场供应告急!12.6万资溪百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又是一些值得回望的日子。在最需要光明的时刻,国家举起了明灯!在最需要温暖的时刻,千万颗心一起燃烧!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南京军区的官兵来了,武警部队的官兵来了,省市专业抢修队伍来了,省、市、县、乡的干部来了,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来了,心急如焚义无反顾来了,踏破冰雪艰难跋涉地来了。

这是一次忘我精神的大展现。南京军区战士王嘉洛春节过后就要退伍,正在安徽老家休假,接到救灾电话,立即赶回部队。22岁的何涛,放弃了探亲假,放弃了和女朋友见面的机会,毅然随着部队来到抢修前沿。在福建武警某部服役的曾荣平回家探亲,毫不犹豫投入了抢修。

数千农民自己带上盒饭,用镰刀、锄头、铁铲,砍杂、挖土、平地,在白雪皑皑林木茂密的百里山岭,开通故障点施工便道和故障点之间的通道,用双肩将水泥杆、发电机、电缆以及所有抢修物资全部运到了山上。陡峭的山岭坡度在70多度以上,泥烂路滑,树蔸绊脚,只身爬坡都会滑倒,20多人扛着1000多公斤的水泥杆,凭的是血战的勇气!

佛头岭是故障最多的地段,山野被掩埋在厚厚的积雪和冰凌中,山势异常陡峭,“之”形山路蜿蜒而上,便道坡度达80多度,沿路泥泞没过脚面,这样的地段,上上下下的是军人的身影。战士们攀着枝干,一步一跪艰难前行,手指、衣服被尖锐的冰块划破,冰冷的泥泞倒灌进鞋里。热血铸就铁骨,铁流抗击寒流。哪里最艰险,哪里就是人民军队的阵地!

这是一次团结精神的大发扬。听说有部队要来抗灾救灾,县城挂起了条幅;学校腾出了教室;男人们搬来了床板,妇女们拿出了陪嫁的棉被;老人们熬好了姜汤,儿童们提着盛满鸡蛋、苹果的篮子……国道两侧站满了前来欢迎的村民。

资溪是面包之乡,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在世界各地经营面包产业。徐全龙,面包培训学校校长,全国劳模、全国创业之星,正值春节,学员们早已放假回家,只有徐全龙夫妇俩看守学校,两人连夜

动手,和面、搅拌、烘焙……清晨,1000个新鲜面包出炉。然后他们带着几个前来帮忙的乡邻,行车30公里后来到佛头岭下,再徒步翻山越岭,把面包分送到4个山头正在紧张抢修的士兵手中。回来,又继续烘焙面包,依然是为了“送给子弟兵”。

为确保鹰厦线铁路畅通,资溪把仅有的小水电无偿献出,保障鹰厦线铁路用电。

这是一次干群关系的大检验。灾情一经发生,县四套班子成员、各乡镇场各单位一律取消休假,全部到岗到位,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指挥长的指挥部,四套班子领导深入挂点乡镇场,各乡镇场成立由乡镇场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各有关部门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原则,调动一切力量投入抗灾救灾。在抗灾抢修的同时,深入群众家中,及时解决困难;密切关注市场,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高海拔的泉坑村道路被封,电力中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由包村干部、医务人员、民警组成的救困小组,冒着雨雪,徒步翻越12公里的雪封山路,在最快的时间里为泉坑村送去了大米、药品、棉被、食用油以及蜡烛、火柴。

在全力抓好电力线路抢修的同时,迅即展开了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四套班子成员全部下到挂点乡镇场,各乡镇制定生产自救时间表,实行生产自救挂图作战。各类农技人员深入灾区,分析灾情,制定方案,确保受灾不减收。民政、农业、林业、金融、保险等部门进村入户分口核准灾情,帮助受灾户尽快恢复生产。农业、供销等部门备足备好种子、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做好春耕生产准备。工业企业力争早开工、早生产,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伴随着“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目标的基本实现,在经受住与肆虐近一个月的雨雪冰冻灾害搏斗的严峻考验之后,人们以更加坚定昂扬的步伐走进新的春天。

这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大洗礼。气温回升,冰雪消融,经受了雨雪冰冻灾害的心却难以平静。资溪,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2008年的这场冰雪,砥砺了民族的意志,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在冰雪与严寒中,在抗争与搏击中,自强不息、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闪闪发光。中国人再次用心血、汗水和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民族精神的崭新丰碑。

走过冰寒,感恩馈赠的温暖;走过荆棘,感恩相知的扶搀。天边的彩霞,是纯真的留恋,即便是黑夜,亦是恒久的永远。抗冰战雪、历经艰难,让我们懂得更多:经历沧桑和风雨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战胜艰难和挫折的人民才会更加坚强。我们也许无法避免灾难的到来,但我们有能力在和灾难的较量中夺取胜利,并得到精神的收获:一次天灾也是一次爱的社会启蒙教育,一次国民素质的提升。

我们在灾难中失去的,只是可以重新获得的财富;而我们在抗灾中得到的,将是激励民族奋发的力量!(作者为著名作家,江西省文联主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