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免费之后不能免责

2008-02-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钟一苇 我有话说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出台之后,效果如何颇值得关注。不过,从媒体的报道看,免费政策的实施状况似乎不容乐观。比如,福建博物院在今年春节期间免费开放后,就有点儿“受伤”:一是由于参观人数激增,场馆

的一些设施和展品被损坏,经济损失达十多万元;二是参观者不够文明,对展品随意触摸,甚至用力敲砸,场面十分不雅。

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场所的拥挤不堪和不文明都时有所见,因而不客气地说,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受伤”不轻,也当在意料之中。只不过此次“伤害”出现在通常较为幽雅的知识殿堂中,所以就显得格外刺眼。

有了问题就该检讨。在免费政策的试行过程中,“受伤”的问题固然令人烦恼,但这也给人们提供了一次纠错改进的机会。无论是政府部门和博物馆一方,还是社会公众,都可以从中发现弱点,有所获益。

从福建博物院出现“爆棚”的情况看,相关部门对于免费之举的社会效应预判不足,应对不及,公共服务能力尚需提升。以往,博物馆之类的公共场所有门票控制参观人数,很多地方常常访客稀少、门可罗雀,公共秩序问题自然隐而不显。但免费之后,一度被压抑的文化需求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于是人们一拥而上,公共安全方面的压力便接踵而至。免费前后两相比较,公共场所遭遇的紧急情况更多了,面临的压力更大了。此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若没有应急预案,缺乏应急设施,甚至因为免费而疏于管理,那么“受伤”就是必然结果。事实上,在福建博物院参观人数出现“井喷”之前,湖北博物馆早有类似情况发生。对政策效果评估不足以及相关公共应急能力的弱化,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共因。因而,博物馆要想在免费之后不“受伤”,必须慎重对待公共安全上的压力,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承担起更大的公共责任。

如果说公共安全方面的隐患尚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那么“举止文明”则需公众长时间的共同修炼。在公共场所去除不文明现象,公众责无旁贷。与公共责任相比,公众需要担当的这种责任诉诸道德的力量,而不依赖于外在强制。也就是说,公众有了公德心,才能在公共场所展现文明风采。参观博物馆,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则和礼仪,每个人凭着公德心去行事即可。唯在公德缺失之际,不文明现象才不分场合地随处可见,人们也才会不厌其烦地挂出“请保持安静”、“请爱护公物”、“请不要随地吐痰”等道德标语加以提醒。

免费不等于免责。这个“责”,对于相关部门来说是进一步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公共责任,对公众来说则是严于律己、提高修养的道德责任。这两个“责任”,一个需要公众的外在监督,一个需要个人的自我监督。免费政策很好,但“责任”也要跟得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