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名士官的18个日夜

2008-02-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费士廷 魏国 李光辉 我有话说

抗冰雪英雄谱

济南军区某红军团三级
士官朱应武,在返乡探亲途中无私资助受困旅客,18个日日夜夜不曾放弃。

1月17日,朱应武兴冲冲返乡探亲。“大哥大嫂,我是来贵阳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因雪灾长时间滞留此地,钱花完了,一天没有吃东西了,请好心人帮忙凑凑回家的路费,到家必还!”1月18日凌晨,刚刚走出贵阳火车站,朱应武就发现一位叫李军的青年低着头,蹲在候车室前,面前放着一张求助的纸板。

2月17日,记者拨通李军留下的手机号码。李军激动地说:“我在贵阳滞留时间太长,实在没办法才用这种方式借钱。现在这样行骗的人不少。真没想到,这位解放军战士帮了我,我真是说不出的感动。昨天,我已经把钱汇到他的部队。”

73岁的老大娘杨莲珍,两个女儿远嫁他乡,老人独自一个人生活。1月22日一大早,杨莲珍买菜途中因路面结冰突然滑倒,昏迷不醒。路人纷纷避让,正在路边候车的朱应武见状二话没说,抱起老人就向附近的医院跑去。杨莲珍苏醒后,朱应武按着老人提供的电话,联系上老人的女儿,又替老人交了500元押金,这才急匆匆赶往车站。

贵州省凯里市运输公司市府路客车站。提起朱应武,车站调度员龚银发非常激动:当时,车站滞留很多旅客,由于长时间滞留,许多人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小朱了解情况后,悄悄地给一些旅客塞一些救急钱,这个30元,哪个50元,路途较远的就给一百元。

无私资助受困旅客,经常帮车站清理冰雪、维持秩序,朱应武的行为感动了车站工作人员。冰灾后期,为了疏散滞留旅客,在警车引导下,车站每天发出一次班车。1月31日,开道的警车有了一个位置,车站特意安排已经滞留11天的朱应武坐警车返乡,然而,朱应武却把机会让给一位比他滞留时间更长的学生。朱应武说:“说实话,我母亲已经卧病在床好几个月了,哥嫂都在南方打工,也因雪灾不能回家,我更想早一点回家,但是,那位学生的假期很短,他再不回家,今年就可能失去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就这样,朱应武直到滞留旅客基本疏散完才登上返乡的客车。

2月3日中午,朱应武坐的小客车因山路结冰过厚,咋也爬不上去,后退也凶险异常,客车只好暂时停靠路边。回家的路又一次被冰雪中断!车上旅客情绪急躁起来,能吃的东西基本吃完了,有的旅客已经身无分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号啕大哭。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气温越来越低,旅客再呆下去可能有生命危险。危急关头,朱应武从包里掏出军装,穿戴整齐后站出来:“我是一名军人,这一带我很熟悉,我知道前面不远就是龙溪镇,请相信我,跟我来吧。”朱应武把自己带的干粮分发给旅客们充饥,带着他们沿着山路向小镇前进。经过3个多小时艰难跋涉,他们来到龙溪镇。朱应武替大家交了住宿费,领大家到小店吃饭,还帮大家买了返乡的车票。

从1月17日到2月3日,朱应武在路上滞留18天。他资助受困旅客50余人,钱物折合共计7000余元。朱应武说:“我的家境很不好,母亲治病也需要钱。不过,我觉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这钱花得值得。”

朱应武牢记他所在红军团的传统,坚持把“爱民特别真诚”作为人生信条,从2004年开始,他就一直坚持每月从工资里挤出200元,资助江西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女大学生张兴琼完成学业。他还多次为驻地家庭困难的孩子购买衣服、玩具和书本文具等,被小朋友们亲切地称呼为“活着的雷锋叔叔”。入伍以来,朱应武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