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东滨州:“经营文化”激活一池春水

2008-02-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华 赵秋丽 我有话说

山东滨州会展中心大会堂,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引来阵阵喝彩,京剧、吕剧彩唱等节目让滨州的传统戏剧重放异彩。滨州市京剧团团长邵云勇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正是‘经营文化’的理念激活一池春水,让我们走出困境,重新赢得观众。”

墨守成规导致山穷水尽

“山东是京剧

大省,全省有21个京剧团,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戏刚恢复,名家都下来演出时,滨州京剧团一年能演出300多场,尤其在农村很受欢迎。1991年京剧团由全额事业单位变成差额事业单位后,国家只给全额工资的18%。随着民营剧团的增多、农村市场的饱和,我们的市场逐渐衰退,到2001年陷入低谷,京剧团一年演出寥寥无几,演员工资只能发80%。”回忆起当时的状况,邵云勇仍是一脸的无奈。

有百年历史的山东主要地方戏吕剧,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等节目还被改编成电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到九十年代末,滨州吕剧团也经历了与京剧团同样的命运。

固守旧体制,几乎使滨州的文化事业走向山穷水尽的境地。

“经营文化”迎来柳暗花明

2002年,滨州市文化局局长边茂田提出“经营文化”的理念。“文化不应这么穷,穷在思想上。文化具有双重属性,有公益性,也有经济性,要把文化作为特殊商品与市场对接,向市场要效益”。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滨州市京剧团、吕剧团、歌舞团三家直属文艺团体率先转变思路,走上了“经营文化”的路子。边茂田对记者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实践证明,我们这条路走对了。”

2002年滨州京剧团邀请全国著名京剧演员孟广禄、于魁智、赵葆秀、刘长瑜等来滨州与剧团的演员同台演出,提高了京剧团的整体演出水平和观众欣赏水平,培育了市场。吕剧团实行经纪人制,积极开拓济南、淄博、东营等周边市场,每年通过经纪人联系的演出120多场。其次,适应各种文化市场需求,京剧团、吕剧团利用各自优势成立打击乐团、艺术团,形成了适应多种文化需求的“文化超市”。与此同时,三家文艺团体积极尝试文企联姻,如吕剧团与滨化集团合作,每年得到30万元赞助,促进了剧团的发展。

近几年,京剧团投资160多万元修了办公室、宿舍,2007年又修了排练厅,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演员积极性高了,激活了创作思路,一年排一个大戏。2004年自创少儿京剧《北斗星》,2005年自创大型现代京剧《乡镇书记》,2006年编排《智取威虎山》,2007年复排《杜鹃山》,又成立滨州京剧票友协会,带起了京剧热。

有了经济基础,吕剧团也开始发展精品,2004年编排《鼓韵》,参加山东第8届艺术节,囊括戏剧类全部奖项。2007年大型现代吕剧《梨花雨》荣获全国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2002年白手起家的歌舞团,短短的五年时间发展固定资产400多万元。到2007年10月,这三家文艺团体固定资产达1300万元,比5年前增长了3倍。“正是得益于‘经营文化’的理念,解放思想,拓宽路子,文化事业和产业都有了飞跃发展。”吕剧团团长荆延国高兴地告诉记者。

创新机制激活一池春水

2002年,滨州市歌舞团率先建立新的人事管理机制,按编按需聘用,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选聘,几年间,演职人员流动60多人次,使歌舞团充满生机和活力。吕剧团、京剧团实行“末位待岗”制,同样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创新分配制度,实行“保留档案工资,打破分配差别,实行能者多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技能加贡献”分配机制,激活了演职人员的创作激情,使得艺术创作好戏不断。“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滨州的文化机制改革创新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歌舞团前团长,现任滨州艺术馆馆长李晓静告诉记者。

三个文艺团体的成功经营,带动了市文化事业、产业的连锁效应。2006年4月,滨州市电影公司、影剧院、人民剧院、文物店等6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组建滨州北方文化有限公司,经营文艺演出、会展会务、图书报刊、文化旅游等活动,已初见成效,创收300多万元。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增添了发展平台,近两年,滨州市文艺创作取得显著成就,先后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000件,其中剧目110部,舞蹈作品120个,音乐作品170个,获得全国性大奖30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