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

2008-02-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孟夏 我有话说

孟宪强先生的《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是对他20年来坚持“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研究原则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的肯定和褒奖。

“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

”,是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莎士比亚课程时,于1910年最早提出的命题。此后,曹禺于1982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出相同的观点。这70年间,“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这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在我国莎学领域并未引起什么反响,只是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命题才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所重视。

孟宪强先生在研究《哈姆莱特》的20年间,把“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逐步具体化为以下几项批评原则,并据此全面阐释《哈姆莱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突破和新的研究成果。

一、颠覆性和重建性原则

造成对《哈姆莱特》误读的最主要的根源,就是400年间已成定论的认为《哈姆莱特》是一部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典型的复仇悲剧。孟宪强先生否定了这个观点,提出《哈姆莱特》是一部包括多种悲剧成分的前所未有的新型悲剧,并命名之为“严肃悲剧”。这个范畴的提出颠覆了原有对《哈姆莱特》认知的基础,重建了一个新的认知平台。这种颠覆性和重建性就成为《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重要的理论特征。书中从严肃悲剧这个视角批判地审视4个世纪《哈姆莱特》研究中对我国最有影响的观点,在与种种误读的争辩、质疑和否定的过程中阐释学术见解。

二、自在性与排他性原则

戏剧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一个封闭的艺术王国,其中的人物都具有自在的属性,即他们在作品中的全部言论和活动以及同其他人物的关系,都是不能随意割裂、剥蚀和粘贴的,他们的自在性存在构成了他们独特的“这一个”的艺术生命。作品中的一切都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人物的各种思想也是作家赋予的,可是当作家完成了作品创作的时候,就切断了他们同所创作出来的那个自在的艺术王国的“脐带”,被置于作品之外,在那个自在的艺术王国中已没有了他们的位置。孟宪强先生否定了以往由于违背这个原则而对主要人物所作出的种种评价,其中最主要的是否定了将哈姆莱特说成是复仇者艺术典型的观点,并认为这是造成误读《哈姆莱特》的根源。

三、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

有些文学作品具有某些特殊的属性,对其可以采取特殊的研究方法。《哈姆莱特》就是一部特殊的作品,它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有着某些具体的联系,这样,主要人物哈姆莱特就突破了那个封闭的艺术王国的界限。孟宪强先生对它采取了特殊的研究方法:将他置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与英国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中,赋予他以那个时代人物的生命,进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人物进行对照研究,这样就使他的思想和行为获得了一个历史的、时代的、社会的和个人属性的准确定位。

孟宪强先生选择了17世纪末法国哲学家蒙田作为坐标,将哈姆莱特与他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哈姆莱特的言论有13个方面(人、人性、人生、命运、死亡、自杀、酗酒、品德、女人、习惯、荣誉、罪恶、戏剧)和蒙田《随笔集》中相关部分的论述相同、相似或相近。由此就可以为哈姆莱特的思想准确地定性:为蒙田式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不是文艺复兴早期对人大加称颂的人文主义,而是批评人性卑微渺小一面的人文主义。哈姆莱特不是一个思想家,也不是一个学者,他是一个有思想的战斗者。由于采取了这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就真正找到了他的生命之源,能够科学地、正确地解读哈姆莱特艺术生命的属性。

四、主体性与兼容性原则

1982年曹禺在谈过“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之后,还谈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莎士比亚的问题。在曹禺的心中“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是应该包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莎士比亚的,但对此他只是做号召,提出了他的“希望”。

尽管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莎评将莎士比亚的作品当作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艺术图解,牵强附会,乱贴阶级标签,扭曲了作品的真实内容;尽管前苏联马克思主义莎评对我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莎评产生过不少负面影响,但这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问题。孟宪强先生所主张和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莎评是一种开放的、兼容的理论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范畴作为批评主体,同时兼容古今一切艺术研究的经典理论以及当代对人(人性、人情、心理等等)的最新最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此外,还兼容作者个人阐述的理论概念,形成了科学的批评方法。

五、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原则

《哈姆莱特》是莎剧多元价值取向的一个最为典型的作品,它所含纳的乃是多重的思想,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衬托着彼此的光彩。《哈姆莱特》中的多重思想构成了一曲雄浑的人生命运的交响乐章,人们可以从它的不同乐章中去感受它不同的艺术魅力。其思想价值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这也正是《哈姆莱特》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青睐的根本原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