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侯外庐与《宋明理学史》

2008-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傅小凡 我有话说

侯外庐(1903~1987),又名兆凤、玉枢。著有《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纲》《宋明理学史》和《韧的追求》等。

侯外庐先生的学术成果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上。概括起来,侯先生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将社会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密切结

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有科学的理解,并且提出“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对中国社会历史进行研究,在对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思想史进行科学的理解和研究。

第二,侯外庐先生在研究社会史的基础上,注重对社会思潮作比较全面的考察,力图把握社会思潮与社会历史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进而研究不同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特色和历史地位。

第三,注重古代学术史研究,把历史上所有思想都视为具体学术背景下的产物,任何思想命题都是从当时的学术研究中酝酿出来的。既要看到社会历史发展对思想的影响,也不忽略学术本身在思想史进程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第四,主张既要尊重中国思想学术自身的特点,也要参照西方思想学术成果,才有可能科学地解释中国思想的发展史。

第五,研究每一个具体的思想时,从哲学观点、逻辑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等角度统一剖析思想家观念的内部结构和本质特征,以达到对该思想家学术成果的准确把握。

第六,提出对思想家的研究必须做到“横通”与“纵通”相结合。所谓“横通”就是考察思想家个人的思想体系与同历史时代其他思想家与流派的关系;所谓“纵通”是考察不同时期思想的流变,以及该思想家在流变过程中的地位。如此,才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一个思想家在思想史中的价值。

侯外庐先生对宋明理学的研究最早完成于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的宋明部分,后又完成了《宋明理学史》的专著。虽然这两部著作都是在侯先生的主持下集体完成的,但是,比较《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和《宋明理学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侯先生研究思想史的基本原则的确充分地体现在这两部大作之中。而且《宋明理学史》还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

第一,认为宋明理学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唐朝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术思想。今天看来,对宋明理学的思想史地位的定位还是基本准确的。

第二,认为宋明理学浸润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各方面,成为具有权威性的支配力量,是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华盖,从政治上看是思想史上的浊流。这个评价,现在看来似乎有些简单化了。

第三,从学术和思想史上肯定宋明理学的地位,认为宋明理学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思想史上是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的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有值得后人参考的若干珍贵内容,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悉心加以鉴别,而不能笼统地一笔抹杀。

第四,围绕“性与天道”这一理学讨论的中心内容,同时涉及政治、道德、教育、宗教等许多领域。并且针对理学中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别的相互诘辩,相互渗透与合流的趋势,通过对其产生与演变的历史条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得这部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五,不仅关注一些著名的理学家,而且对一批虽然不大知名,但在理学的演变或更深思想渊源的承接传授方面有过影响的理学家,也做了深入的研究。这就使宋明理学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面貌,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这段思想史的地位和价值。

第六,元代理学长期被宋明理学与思想史研究所忽视,侯先生的《宋明理学史》对元代理学开辟专章予以论述,并且认为,只有掌握了元代理学的特点,才能了解宋代理学是如何经过这个中间环节而转向明代理学的。

总之,《宋明理学史》不是一部理学家的评传,也不是思想通史中的某几个章节,而是一部在宋明包括元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自己时代特色的思想演变的历史。

 

《宋明理学史》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年
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