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展核电应消除“恐核”观念

2008-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润琴 我有话说

编者按 以2007年11月《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核电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然而,核电建设与发展的民意基础却没有与核电新时代一起到来。过去散发的与核能有关的信息多与灾难、死亡和破坏性有关,

引起公众的普遍担忧甚至恐惧,导致批评与阻止核电建设的舆论在公共领域不绝于耳,从而使我国核电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种“恐核”思想亟需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释解,将会进一步影响我国《规划》的贯彻实施,使我国放慢利用核电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脚步。

我国核电站建设的舆情分析

虽然我国公共舆论对核能界努力打破核大国威慑讹诈的前景感到欢欣鼓舞,但是对我国核电建设与发展的安全性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担忧甚至恐惧。

从外因来看,一是1986年举世瞩目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导致公众普遍担心中国核电站建设与发展会重蹈前苏联的覆辙。迄今为止,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造成的阴影仍然存留在很多人心中,使人们对核电建设与发展产生偏见和误解。许多人认为只要是核电站就是高度危险的、不可防护的、不可控制的,必定会危及周边地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坚决反对建设与发展核电站。二是国外(例如日本)核电站发生事故的信息通过媒体(主要是网络)频频传入,导致得知这些信息的中国公众对核电站建设与发展始终神经紧绷。三是国际上有关核武器研制与扩散的消息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我国核电建设与发展的“杯弓蛇影”。

从内因来看,首先,我国核电建设与发展的技术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由于这些技术彼此之间并不兼容,导致许多公众担心中国变成那几个西方国家核技术的试验场。其次,虽然核电站技术这一环节在正确操作下能够保障安全不出事故,但是整个核燃料循环系统的安全漏洞却不少,无法让人感到可靠和放心。再者,由于迄今为止很难找到核废料的妥善保存办法,导致有些人担心不断发展核电会造成核污染累积在国土上,给本已脆弱的生态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此外,国内一些权威的核专家类似“急需解决核电和核工业潜在危害”的呼吁在网络传开后,也会加剧并深化公共空间对核电建设与发展的担忧与恐惧。

与弥漫着担忧的公共领域相反,我国政府毅然进行从“适度发展核电”向“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决策转变,在2007年10月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以下称《规划》)。《规划》设定的核能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在目前在建和运行核电容量1696.8万千瓦的基础上,新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2020年末在建核电容量应保持1800万千瓦左右。”一个合理的推测是:由于政府尚未来得及采取措施解决公共领域对核能发展的担忧甚至恐惧问题,将可能导致公共领域对《规划》目标的反对与抵制,很可能对《规划》的进一步贯彻实施产生不利甚至消极影响。

积极地接受核电发展决策

笔者认为,公众接受我国积极发展核电站的决策十分必要。第一,实践证明,核电是一种相对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发展核电可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第二,核电发展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与火电相比,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以核电替代部分煤电,不但可以减少煤炭的开采、运输和燃烧总量,而且还是电力工业减排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也是减缓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第三,核电发展有利于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科技进步。核电设施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产业关联度很高,加快核电建设有利于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第四,世界与我国核能安全现状提供了说服公共领域的最好理由。根据《规划》,“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座商业核电站投产以来,核电发展已历经50年。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10月发表的数据,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42台。这些核电机组已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69亿千瓦,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其中包括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我国来看,“截至目前,我国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业绩良好,运行水平不断提高,运行特征主要参数好于世界均值;核电机组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逐年下降,放射性气体和液体废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限值。”

对于发展核电,如果公众能够从排斥和不理解的消极态度转变为放心和乐于接受的积极态度,就会对《规划》的发展实施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会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与危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博士后)

浙江三门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前期准备性施工情景。 新华社发

格拉弗林核电站位于法国北部的大西洋海岸,总功率540万千瓦。核电站内的厂区花繁草绿,游人悠闲。这里的安全防护万无一失,人们不用担心核辐射的危害。资料图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