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际新趋势下的制造业发展之路

2008-02-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欧雪银 罗能生 我有话说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了从国际范围内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制造”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随着国际产业的发展,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之上的以低价格为主要竞争力的“中国制造”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困境: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此起彼伏;制造业出口的

利润率持续下滑;“世界工厂”使我们消耗了大量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中国制造业要走出这种困境,全面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承接国际制造业双重转移的新趋势,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近年来,国际制造业出现了双重转移新趋势: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所需要的研究型产业,转移的技术路径从垄断技术向技术研发转变;另一方面,在国际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在较早阶段就开始了国际扩张,将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制造业转移到其它国家。在这一双重转移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领域也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服务业投资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

在承接国际产业双重转移新趋势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正逐步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首先,低端产品的有限生存空间不能够维持低成本竞争优势:由于很多低端产品是靠价格战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低成本竞争,企业的利润非常有限,这使得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其次,“民工荒”引发工资水平上涨,导致中国制造业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再次,消费需求不足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的发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原因导致的农村消费需求不足,使得消费品结构失衡,阻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制造业的国内市场无法扩张,低成本竞争优势无法发挥。

尽管“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愈来愈弱,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的增长还要依赖制造业的发展,还需要有低成本优势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因此,我国制造业需要寻找低成本竞争优势新的突破点。从国内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低端产品领域经过残酷价格战存活下来的企业,一般都选择向高端领域进行突破,往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领域迅速扩张。从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国际制造业正不断将研发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这种趋势,无疑为我国优化升级制造业产业链提供了一个突破点:通过承接国际制造业的研发产业,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制造业研发产业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跨国公司直接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二是我国政府或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承接国内外研发业务;三是其他国家在我国创立研发机构,承接国内外研发项目。

跨国公司把研发活动搬到发展中国家,目的之一是降低研发成本,而我国拥有廉价的研发成本,自然会成为跨国公司降低研发成本的理想地,因此我国企业可以顺理成章地承接国际制造业研发转移的新趋势,成为世界制造业研发的新基地。

廉价研发成本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拥有丰富的研究机构和廉价的研发人员。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县以上研究机构5700多家,这些研发机构多数从事技术推广,拥有创新能力的不足1/5,且大部分研发人员尚未发挥出应有的功效,这为跨国公司以较低工资成本在我国招募研发人员提供了机会与可能。

廉价研发成本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二,是用本土人员研发适合本土市场产品的隐性知识的成本较低。有研究表明,隐性知识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科学家40%的知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获得的;工程师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的知识达60%以上;80%的工程师通过相互交谈来解决项目中的有关问题。本土研发人员拥有开发适合本土市场所需产品的隐性知识,利用本土人员进行研发,获取这种隐性知识的成本相对较低。

廉价研发成本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三,是“中国创造”可通过大规模定制的方式占领中高端市场,以尽量低的价格提供更新、更好、更具个性的中高端产品,在中高端市场呈现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创造低研发成本竞争优势。

在承接国际产业双重转移新趋势的过程中,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需要考虑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出两个方面,战略重点应定位于产业双向转移:一方面需要优化升级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链,由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创造;另一方面,需要将我国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逐渐转移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业。

自主创新是承接国际制造业双重转移新趋势、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实际上是用研发方式降低成本、优化升级制造业产业链,在我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用研发方式降低成本的杠杆效应非常大。自主创新有很多方式,如整合创新、流程创新、技术颠覆性创新等,在承接国外制造业双重转移新趋势的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合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方式,才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外向型国际化是承接国际制造业双重转移新趋势、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经阶段。笔者认为,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国内阶段、内向型国际化阶段、外向型国际化阶段及与国外合作阶段。我国引进的外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制造业,因此制造业内向型国际化阶段的发展已趋向成熟,而外向型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必须走外向型国际化发展之路。企业规模并非外向型国际化的障碍,中小制造业企业也可克服规模过小的困难,发现一些独特的方式进行外向型国际化经营。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是采取贸易和出口代理等方式,然后才考虑对外直接投资。但外向型国际化没有固定模式,中小企业也可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方式跳越初级阶段,直接对外进行投资,将失去低劳动成本竞争优势的制造业转移出去。笔者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依赖于企业家的能力和努力,只有不断创新符合国际市场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中国企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作者单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大学经贸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