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破解古文字是研究西域文化金钥匙

2008-02-2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邢兆远)“在昆仑山莫勒切克岩画中,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符号,它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信息,像一群舞动着的文化精灵,让人心灵为之震撼。”近日,人文学者、新疆大学教授王功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符号是语言文字的古老渊源,深藏着人类发展的秘密,破解这些符号是研究中国西域

文化的金钥匙。”

王功恪认为,莫勒切克岩画中的符号有大约60多种,是人类的祖先在最初创造古文字过程中的一次次尝试与冲刺,也是人类远古生活与实践活动的提炼和写真。这些符号不仅在中国的青海彩陶、连云港岩画、西安半坡陶刻、河南郑州大河村彩陶、甲骨文原字中时有出现,而且在克里特岛文字、赫梯象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塞浦路斯岛文字、复活节岛文字以及波斯阿吠陀字母中也屡屡出现。它有力地证实了居住在昆仑山一带的人类祖先发动了一场伟大的造字运动,并将其传遍了全世界。

“古西域以其辽阔的疆域和谜一般的历史令世人瞩目,其中的一个谜团就是其繁纷复杂的古文字,它让许多文字学家费尽心机,找不到方向,让许多语言学家穷其毕生精力,难解真谛,成为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难以译解的千古之谜。在这片地域内已出土和被发现的古文字多达17种以上,是世界罕见的古文字聚集区。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往复穿插、交汇、重叠、演变,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人类古文字丛林的多彩的历史篇章。”王功恪举例说,“属欧罗巴人种的塞人,其语言为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他们使用的交流语言,称为‘塞人方言’(国际上称斯基泰语)。有意思的是,当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使用的舒格南语、瓦汗语,竟然和它们是同一语言系统,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百年前,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发掘新疆库车都勒都尔阿乎尔遗址时,获得了一大批婆罗谜文古卷,这批古卷,除了零星残页之外,基本完整的多达718本。而婆罗谜文真正源头在哪里?至今还是一个谜。”

王功恪说,中国西域既藏着大自然的秘密,也藏着人类的秘密,这里是两大秘密的交汇处。尽快破解文字丛林的种种谜团,才能深究西域大地特有的文化内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