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冬日里的春色(报告文学)

2008-03-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邱奕 我有话说

三九严寒,已有百年未这么持久地光顾贵阳了。贵阳人早已习惯在冬天也有春天的日子。贵阳人没有心理准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突然降临。零下3度,零下5度,零下7度……持续、持续、再持续;冰凌叠加、叠加、再叠加……“千里冰封”这本应北国才有的景色突降贵阳,习惯冬天只有短暂几天零下1、2度,只会零星飘点冰雪

的贵阳人,有点手忙脚乱了。交通告急,水电告急,煤气告急,物资告急……民生告急。据初步统计,全市因凝冻灾害经济损失110.1666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对抗灾救灾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心系贵州、贵阳,专门打来电话,详细了解受灾情况,对做好抗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都曾亲临贵州、贵阳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贵州省委、省政府也对贵阳的抗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面对灾情,贵阳市市委、市政府发出了“万众一心抗凝冻、竭尽全力保民生”的号令,一场保卫战就此拉开。为此,有多少人穿梭在冰凌间,有多少人奔忙在寒风里……他们的热忱,他们的热汗,他们的热血在这个冬日里,描绘出了最绚丽的春色。

红色春天里最亮的色彩

在这个冬日里,在贵阳,鲜红的党旗、鲜红的党徽被冰冷的白色映衬得格外温暖和耀眼。贵阳人不会忘记,当白魔斩断电源时,是鲜红的党旗高高地插在冰峰上吓退了白魔;当村寨被白魔切割成孤岛时,是鲜红的党旗指引人们突出重围;当白魔阻挠人们衣食住行时,是一个个胸佩党徽的人与白魔周旋……

大年三十这一天,贵阳电网实现了城镇以上100%通电,贵阳人可以放心地过上“亮堂堂”的春节了,可就是为了这一个“亮堂堂”,二十多天里,贵阳供电局700多名党员组成27支突击队冲在抢修抢险的最前面。他们走在森林中,树冠承受不住冰的重量低垂下来,不时发出“咔咔”声,随时会断裂,一棵棵树就像拉满了弦的弓箭;他们在雪坡上爬行,在溜滑的铁塔上、电线杆上作业,危机四伏。输电管理所的一个党员突击小分队连续作战十来个小时,正准备休息时又接到了抢修任务。小分队队长刘洋对队员们说:“我们是铁军,执行命令是铁军的天职。”队员们则以一首打油诗回应了队长的命令:“凝冻伤害不等闲,抗冰保电我在前,昼夜不睡保电网,换取光明照人间。”

就在过年前的那一天,为了预防停电,确保供水,西郊水厂需要马上安装备用发电机。厂党支部书记黄光远与机电修理人员一道在零下5度的气温中,踩着寒彻骨髓的凉水从晚上7点一直干到第二天上午8点。在贵阳煤气气源厂,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卸煤,480名党员组成6个突击队进行人工卸煤。装煤的车皮内外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连车门都打不开。队员们抡起十八磅大锤,“咣、咣”……封住车门的冰层碎了,车门开了,可车里的煤几乎成了冰块。先上大锤把冰煤震松,再用铁铲、十字镐、钢钎来铲、挖、捅,大家用最原始的方法将煤卸下送往车间,保证了生产。

凝冻期间,市民的急事、难事特别多,急事更急,难事更难,可就是在这急难之中,总有共产党员伸出援手。

1月14日晚上,乌当区百宜乡沙坝村烂泥沟组鲍香红一家急得如热窝上的蚂蚁。鲍香红快生孩子了,天寒地冻路不通,产妇送不出去,怎么办?求助电话打到了百宜乡卫生站,可路面结了冰,乡里的“绿色健康快车”无法通行。值班医生、共产党员包梁敏决定与同事陈金华步行到5公里外的鲍香红家。已是晚上10点了,包梁敏和陈金华背着医药箱匆匆出门。走没多远,湿滑的路面将包梁敏放翻在地。完了,出门时急了,忘了捆“草脚马”(用草绳捆在鞋上防滑),包梁敏和陈金华只得脱下袜子套在鞋上走。她们已记不清路上摔了多少跤,只记得包梁敏有一跤摔得特别重,半天没爬起来。可包梁敏说:“没事,我这是皮肉痛,如果产妇得不到及时帮助,有可能是一家人几辈子的痛。”4个小时后,终于到达鲍香红家,凌晨4点,鲍香红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女儿。为了让孩子记住在冰天雪地中保她母女平安的人,鲍香红特意给女儿取名冰冰,可她至今不知道,包梁敏为了她和冰冰摔成了重伤,又忍着伤痛继续工作了17天。第18天当包梁敏实在疼痛难忍时才来到医院,诊断书上写着“右侧第8肋骨骨折”。

无独有偶,1月23日,息烽县鹿窝乡孕妇杨开香也要临产了,她上了手术台,却因为该乡卫生院停电停水,母子有生命危险。县委县政府在获知这一情况后要求将产妇就近送到九庄镇卫生院。然而,冰冻封路无法行车。鹿窝乡副乡长、共产党员黄翔一挥手,拍一下手术推车:“走,这就是车。”说完,他带领着党员班朝凯、刘志富等18人开始了也许是这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行走。已是晚上8点,下着冻雨,伸手不见五指,山村公路坡大弯多,路面铺满冰凌。黄翔说:“我们可以摔倒,手术床不能倒。”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八根绳子一头拴住手术床,一头系在8个人的腰上。冻雨越下越大,无孔不入的风像刀一样地割脸,携着毛发般细微的冰凝钻进他们的衣襟,冰冷与热汗交织在他们的皮肤与衣衫之间,这种难受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脸皮被冰与汗凝冻得像一张壳,黄翔还是努力地调动脸部肌肉,在黑暗中笑得像灿烂的太阳一样对着晃动在手术车上的产妇说:“汽车只有四个轮胎,我们这是八个。不怕,稳当。”深夜1点多,18位勇士终于把产妇平安送到了九庄镇卫生院,半小时后,一个男孩顺利降生。

事后,有人告诉黄翔,这是不可想象的平安到达。黄翔憨厚地说:“我们心里急呀,平时15公里路顶多走两个小时,可那天硬是走了近五个小时,一到转弯,推车的人和拴着绳子的人只要配合不好,手术床就会侧翻,那是要出人命的呀。”

与鲍香红和杨开香不同,彭琼并未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但她也遇到了犯难的事。彭琼远在广东省中山市,她六十多岁的母亲和八十多岁瘫痪在床的外婆住在贵阳市花溪区吉麟村的一个半山腰。凝冻来袭后,家里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了。看着媒体上报道的贵阳越来越严重的灾情,彭琼着急了。“打电话求助可行吗?”通过市长信箱的帮助,彭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溪北街道办事处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溪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宝伟,放下电话后,张宝伟立即东找西寻,终于摸到了彭琼母亲的家。原来二位老人因停电、通讯工具无法正常使用,又不便出门,才未与彭琼联系。随后溪北办事处还定期派人去看望两位老人。彭琼悬着的心落下来了,可又久久不能平静,她说:“这点事对政府来说就是芝麻小事,芝麻小事也解决得尽心尽力,党和政府就是咱们的贴心人。”

和彭琼一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人还有很多。息烽县温泉村村民潘富翠记得,1月26日晚上家里发生了火灾,是30多名党员干部冒着雪凝徒步7公里赶来救援;82岁的杨惠芬老人记得,她为置办年货走出家门时,是一位胸前佩有党徽的年轻人护送她去菜场;开阳县刘育村的养殖户杨念记得,在停电、缺水、缺饲料,蛋鸡面临死亡时,是党员先锋突击队来帮助他恢复生产;白云区靛山村的村民们记得,在海拔达1600多米的村子停电、停水、交通不通成为孤岛时,是150多名党员干部肩扛手提,将救灾物资送到自己手中;贵阳人不会忘记,民生路、红边门、威清门集贸市场的8名经营者志愿建立共产党员岗,并带头向市民作出承诺;贵阳人更不会忘记,开阳县永温乡纪委书记李彬,这位34岁的共产党员,连续26天奋战在抗凝救灾第一线,在除夕夜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贵州作家欧阳黔森在《李彬颂》中这样写道:我们知道/你不想倒下/我们知道/你还想战斗/在滴水成冰的昼夜里/你以劳疾的身躯/向那个白色魔鬼/发起了二十六次冲锋……有你这样的人/群山只能低头/在你的脚下变小/而你的高大/在山之巅、雪之凝中/有目共睹……我们知道/有你这样的人/热血战胜冰雪/将势不可挡。

是啊,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党旗才会更红;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党旗上那鲜艳的红色,才成了今冬贵阳城最亮的色彩。据统计,贵阳市各级党组织在“抗凝冻保民生”中先后成立党员突击队993支、先锋队559支、志愿队962支、应急分队1503支、服务队914支,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14951个,参与党员87710人,参加突击抢险27177次,救助群众726874人次,挽回经济损失7212万余元。

绿色春天里最暖的色彩

在这个冬日里,在茫茫白色中,在贵阳的大街小巷总有一根根飘动着的绿丝带,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暖意。这就是由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发起,贵阳市精神文明办倡导,当地多家媒体联动的“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

1月底,140多条公交线路因灾停运,出行成了贵阳人一大难题,贵阳人民广播电台首先通过广播发动司机顺路免费搭载市民,当天便有200多人响应。为了方便市民辨认,电台在参加活动的车辆右前方后视镜上系上了绿丝带。就这样,绿丝带在贵阳城飘动起来,在冰天雪地里传递着人间温情。

刘元红、张玉民夫妇便被这暖意温暖着,包裹着……

1月30日,初为人母的张玉民在办完出院手续后抱着出生4天的孩子和丈夫刘元红准备打的回家,但站了半天也没打到车。看着刚出生的孩子和虚弱的妻子,刘元红万分焦急。这时,一辆系着绿色丝带的车停在了他们面前。驾车经过的彭霓打开车窗:“你们去哪?”“能不能帮个忙去三桥?”刘远红急忙掏出50元钱递给彭霓。彭霓摆摆手:“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要回家接儿子去医院打针。不过你们先上车,贵阳这么多绿丝带,一定有办法。”坐上了车,彭霓就掏出电话,把夫妻俩乘车线路和自己的情况告诉了电台主持人。通话中,张云敏夫妇得知彭霓自己的孩子也才9个月大,而且正生着病。电波把这一消息传递了出去。刚刚送完一位市民的安静收听到这一消息,立刻拨打彭霓的电话。安静和彭霓互报了车牌号,约定在紫林庵进行一次爱心传递。就这样,张玉民一家很快回到了家里。

爱心传递越来越多,飘动着的绿丝带也越来越多。王圆母女搭上顺风车从新添寨来到中心城区,兰女士在花果园桥下摔倒时,立即有车将她送到了骨科医院……颜昌峰把自家的5辆车全部系上了绿丝带:一辆现代商务车及一辆越野车用于免费接送市民,一辆面包车给停水居民义务送水,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白云区政府应急办,“如果有老弱病残急需帮助,24小时随叫随到。”当有人向他表示感谢时,颜昌峰总是微笑着报以同一句话:“希望别人需要帮助时,您能同样伸出援助之手。”

林长龙有一辆越野车,身边也有一帮越野车友。当他得知乌当区东风镇政府正在想方设法给头浦村二坡山的村民送救灾物资后,发动车友伸出援手。1月29日中午1点,14辆系着绿丝带载着救灾物资的越野车向二坡山进发了。这一带地势高,结冰厚,坡陡弯急,车行艰难。四辆挂着防滑链的车在前开道,压碎冰层后,后面的车跟进。可是有的冰层压不碎,林长龙和他的车友们只能将车一辆辆推上坡拉出沟。当傍晚7点,车队翻越最后一个山坡时,村民们闻讯拿着铁锹、铁铲,除去了路面的冰雪,将车队迎进了村。村民们说:没想到政府会来,也没想到还有车能开上来,十多天都没看见车了。村民们不知道,林长龙和他的车友们用了七个多小时才跑完23公里路,创下了开车以来的最慢纪录。当有人问林长龙有何感想时,他说:每当我看见电力抢修人员爬在冰封的电线上作业,每当我看见交警站在冰雪中,每当我看见子弟兵眉毛上结的冰茬,我真的很感动,我觉得人就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和风(国画)■明君
是的,正因为有了一颗感恩的心,贵阳市的“绿丝带活动”越来越壮大。行人中有人在手臂上系上了绿丝带,他们主动在湿滑的路段搀扶老小;街边咖啡店的员工系着绿丝带走上了街头,他们给铲冰除雪的环卫工人送去了热茶;一个个手臂上系着绿丝带的人,给滞留旅客送去了面包、牛奶,给交警送去了棉袜、棉手套,给电力工人送去了药品、食品……后来,电台的广播里又响起了这样的声音:如果你看到一户人家的窗户上挂着绿丝带,请停下脚步,伸出你热情的双手,给他们一份关怀。因为,他们可能是奋战在一线的抗凝人员家属,也可能是独居一室的孤寡老人……总之,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绿丝带传递我们的爱,播洒人间的真情。

在一首《绿丝带》的诗中有这样几句:当绿色的丝带跟随车轮在城市里穿行/春天其实已经破冰而出/它们像坚韧的嫩芽一样茁壮/哪怕雪仍在飘洒,路仍在凝冻/但我们知道,春天来了

是呀,当绿色溢满天地之间时,这个冬天还缺少春色吗?!

尾声

2月14日,贵阳市解除了凝冻天气应急状态,可早在2月11日,市委市政府已将“抗凝冻、保民生”指挥部更名为“抓重建、保民生”指挥部,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抓在最前面的是农业,目前已将春耕时间从往年3月初提前到2月初,增播应急蔬菜7万亩,安排春耕资金1600万元,储备种子5070吨,化肥3万吨,农药350吨,派出100名技术干部到村组指导生产,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3000余人。这些数字很抽象很枯燥,可在这抽象和枯燥的背后,不知又会演绎多少动人的故事。

重建开始了,冰消了雪化了,春天来了;春天不仅来到了贵阳,春天还走进了贵阳人的心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