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家廊里话国学

2008-03-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人大】关注

时间:2008年2月18日,人大新学期开学
地点:人民大学西区诸子百家廊
参加人:
纪宝成 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教授
袁济喜 国学院副院长,教授
朱璐哲 学院博士研究生
尹帆淼 国学院本科生

袁济喜:今天是人民大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首先祝愿两位同学学业有成。这里是人大国学意味浓厚的诸子百家廊,长廊两侧镌刻着中国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人的名言,是一个很适合谈论国学的地方。

尹帆淼:我和我的同学们,生活在一个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富强的历史时代,生活在一个开始寻回文化自信的历史时代,生活在一个开始把国学教育名正言顺地正式纳入国民教育的时候。我们与文、史、哲专业的不同即在于,我们更多地直面经典,也因此而直面文化与人生。我们的学理思辨在与古人的对话中渐渐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也由于经典的浸入而得以提升。国学院浓郁的学术气息,使我们不仅培养学术意识与学术眼光,更接续起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气度与胸怀。

朱璐:我觉得国学院的同学,的确非常幸运,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整合了多学科的教学资源,可以打破文、史、哲“老死不相往来”的学科壁垒,可以用游学的方式,借鉴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路向。现在这种国学院与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院并立的方式非常好,既可以在国学院里着力培养具有浓厚中国文化功底的通才,又可以充分发挥文、史、哲三个一级学科的特点,着力培养专门人才,反映了学校兼容并包、自由探索的气氛。从整个学校的教育来看,这四个学院又不只属于自己,还应当相互开放、相互服务、相互借鉴,此外还要承担面向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纪宝成:两位同学讲得都很好。人大国学院培养的是学贯中西的国学研究者,他们既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又要掌握现代知识体系;他们必须是能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国学研究和教学,以及其他相关实际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中国过去文史哲不分家,这是中国学术的底蕴和魅力。中国近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学术制度,将文史哲分裂开来,各学科壁垒森严,培养不出国学的大家来。人民大学国学院的组建致力于培养国家缺乏的国学人才,是站在当代世界的时空范围来定位人才的培养和研究方向的,绝不是仅仅钻故纸堆。我们不敢讲以培养国学大师为目标,而未来的国学大师有可能从这里起步。

我们学校现在把所有人文类课程全部向全校学生开放,资源共享,作为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从这些课程中选修一定的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袁济喜:我感觉国学院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勤奋。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考国学院,其中有些是通过和家长协商后放弃了我们平常认为的热门专业来读国学的。再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灵气。他们都是优秀学生,可堪造就。国学院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土壤和培养模式,既有博学鸿儒讲学,又有游学实践。

纪宝成:中央一再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提出要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教育全过程,这就从战略高度为国学教育事业定了位。我们的所有工作,都会为整个国学教育事业的开展提供探索经验。只要我们踏实努力,兢兢业业,就一定会办好国学院,我对此也充满信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