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提速

2008-03-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周玮 我有话说

全国122家图书出版社、25家音像出版社、27家影视制作单位、32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29家省级和市级文艺院团已完成转企改制,文化传播渠道建设速度加快,9个省区市实现了全区域广电传输网络整合,城市电影院线已有34条……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近5年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

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以不懈实践与大胆探索写就文化体制改革稳妥推进、硕果迭出的时代篇章。

一批文化企业破茧而出化蛹成蝶

体制机制改革令我国新闻出版业面貌一新:出版方面23个集团已经或正在转制为企业集团,100多家图书出版社转制到位。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字显示,转制后的出版发行企业国有资产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了保值增值;经营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是未改制单位的3倍多;企业年均利润增长20%以上,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出版领域改革的不俗业绩,折射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了新进展,而随着文化企业上市步伐的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大型文化企业破茧而出,战略投资者地位初步确立。目前全国有11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2家文化企业在H股市场上市。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初见成效,文化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已组建全国性出版物连锁总部26家、连锁网吧10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6家。

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如湖南、河南、广西等地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转制单位职工将来退休待遇问题,上海、安徽等地探索用国有股权转让所获部分收益建立职工权益保障资金,重点用于职工经济补偿和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助等,都为顺利推进转企改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低保有品质人民群众得实惠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起以大中城市为骨干、县级城市为基础、辐射乡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文化实惠。

“十一五”期间,发展改革委和文化部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9.4亿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约25亿元,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

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已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解决了近亿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以来,已建成农家书屋2万个……

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文化低保”品质,各地积极探索新方法。比如,广东省首创“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服务网”等模式,盘活了文化资源,缓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

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少地方研究建立公益性单位绩效评价机制,积极推行政府采购,鼓励民办公助和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和运行机制。

把握关键点寻求新突破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逐渐显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改革难度加大。

努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破解改革难点,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表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一重点,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

――转企改制、塑造新的市场主体,仍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要继续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鼓励转企后的大型出版发行集团公司跨地区兼并、重组,以股份化为重点加强联合,扩充资本。

――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深化改革,以新的运行机制保证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对实行公益性事业体制的新闻出版单位,国家将按照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以项目投入、政府采购为手段,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深化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继续加大对改革的支持力度,重点是推进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社会保障政策、支持转企单位发展的财税政策、适应文化行业特殊工种特点的退休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文化事业的政策等。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也勾勒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改革步伐,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和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着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以新的机制盘活存量,扩张增量,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