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整治“灰色文化”刻不容缓

2008-03-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姜昆(全国政协委员) 我有话说

近两年,“灰色文化”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更多重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当前“灰色文化”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堪忧。“灰色文化”也呈现出形式多样、现象复杂、危害更加深远的态势,对其进一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目前,“灰色文化”在手机短信、互联网上愈演愈烈,并和城镇茶社、夜总会、桑拿洗浴场所等领域的“娱乐表演”的“荤口”、“打趣”“相辅相成”。手机传播中无聊内容和垃圾信息令人防不胜防;网站上娱乐版登载的文章常以刺激性的字眼招徕网民;网络聊天工具、论坛和网络游戏中充斥不良信息;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甚至在银幕、荧屏上,也不乏打着“艺术”幌子的露骨表演。林林总总,可谓怪招迭起,花样百出。

总结“灰色文化”,较之几年前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所谓“无伤大雅”。许多“灰色文化”信息打着“无毒无害”、“无伤大雅”的幌子,实质上却是“人生消极总结”、“戏谑政治体制”、“恶搞夫妻生活”等有害信息的自由传播。这类“灰色文化”的危害如同“温水煮青蛙”,任其泛滥,会让人们在一笑中渐渐丧失警惕,对其危害视而不见。在手机短信息中,这类“无伤大雅”的传播最为显著。让人担忧的是,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黄色图片乃至色情视频都可能在手机上大肆传播;同时,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拥有手机,其中不乏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各种低级趣味乃至色情短信息蔓延所带来的危害,特别值得我们警惕。

二是所谓“娱乐无罪”。许多“灰色文化”的传播者高喊着“娱乐无罪”的口号,大肆恶搞,对主流文化大兴篡改、戏谑之风。这类“灰色文化”呈现出的就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比如当前网络文化中出现的“网络暴民”现象。许多网民可以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胡言乱语、肆意污蔑、恶性侮辱、破口谩骂,就是由于缺乏实质性的监管约束、责任意识的缺失。更糟糕的是,有些已经形成群体性的乱象,相互聒噪。加上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隐蔽性及无处不在的广泛性,如果这样的恶性群体在网上膨胀发展的话,将来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难以估计。

三是所谓“眼球经济”。这类“灰色文化”的特征就在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招徕观众眼球是其最大诉求。许多媒体多方制造各种耸人听闻的噱头,只因为“不炒不红”:每一个事件都伴随着攻讦和口水,每一个热点都吸引着大量的看客,每一场“战争”都有冉冉升起的“新星”……“眼球经济”规模不小,“利润”唾手可得,然而背后的危害也更为深远。“眼球经济”的另一面就是“看客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必然导致社会责任感的淡漠、整个社会走向空虚和浮躁。

四是“标准不一”。在色情、暴力、“性文化”等敏感文化问题上,“标准不一”常常让“灰色文化”从中渔翁得利。今年广受关注的《色・戒》和《苹果》两部电影受到的不同待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我们的尺度尚缺统一标准。“标准不一”的结果就是大家不知何谓“不宜”,何谓“低俗”,大多数人“见害不管”、“见黄不言”,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灰色文化”大行其道,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被动接受,深受其害。

“灰色地带”消极文化的侵蚀和污染带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严重后果。希望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对其给予进一步的重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