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呵护独特的文化遗存

2008-03-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陈续 我有话说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2000年11月30日将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经这样评价。

将近8年时间过去了,西递、宏村通过不断强化保护与管理,呵护着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徽州文化的“活化石”

西递、宏村坐落在皖南小县――黟县境内,这里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完整保存的西递、宏村等众多古村落及明清时期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成为展示徽文化的“活化石”。

西递、宏村是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具有典型地方传统特色的古村落。西递始建于北宋皇?年间(公元1049~1054年)。村落呈船形,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北、东经过村落在南汇聚。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沿溪道路为主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街巷系统。均以青石铺地,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色调朴素淡雅,是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地势较高,常被云雾笼罩,故有“中国画里的乡村”美誉。宏村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最宏大、精美的代表作,被称作“民间故宫”。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池塘为“牛胃”,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是“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别出心裁的水系设计,为村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也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呵护独特文化遗存

古村落的保护,不是一个点、一栋房子的保护,而是对村内传统建筑和空间特色及周围传统风貌控制的全面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

为了呵护好独特文化遗存,黟县建立和健全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由县长“挂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领导组,综合协调、指导保护管理工作。西递、宏村分别成立了遗产管委会、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及民间保护协会,强化日常监管监控。每年都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遗产管理培训、短训、研讨,开展技术交流,并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规划设计单位的交流、咨询,打造出一支本地化的专业管理队伍。同时对核心保护区内所有房屋建筑的维修,严格履行申请、勘察、方案和公示等9项程序,确保维修古建筑不破坏原有风貌。

依法管理是保护工作的“法宝”。黟县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编制完成了《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和《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2001年编制完成了西递、宏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设计,2003年,完成了两村新区建设规划和古村落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2006年,又着手对西递、宏村保护规划进行修编,目前又新编制了《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保护规划》。一系列规划,使古村落的保护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县、乡两级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大整治工作力度,特别是对违法违章建设,一经发现,决不姑息。自2001年以来,已处理违章建筑80多户,面积1200多平方米,并对涉案人员依法予以严厉查处。

不断创新保护形式

砖木结构的古村落、古民居,经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墙体出现开裂、倾斜,木结构发生霉烂,出现下沉、倾斜,直接威胁着这些不可再生文物资源的安全。黟县不断创新保护形式,开创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的新局面。

无论是维护原状,还是修旧如旧,都需要大量资金。黟县多渠道筹措保护管理资金,实施保护管理项目。除积极争取国家文保和省专项保护资金外,每年从旅游门票收入中征收20%的文物保护资金,加上县、镇、村三级投入和个人自筹,共筹措资金16378万元,投入遗产保护。同时,创新保护管理投入机制,成立了安徽省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保护基金会,首次建立了文物建筑认领保护机制,吸引民间投资,参与抢救古民居资源。对于部分濒临倒塌、个人私有且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通过市场运作募集社会资金,实行易主保护,已初见成效。

在全面推进古村落整体保护中,西递、宏村共整治改造建筑152处,拆除无法改造的新建筑12处,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了古建筑83幢。规划建设了西递新区与宏村新区,满足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对白蚁危害严重的136幢古民居进行了科学防治;对空中的“三线”进行了地埋、内设、作隐蔽处理;对室内电线进行更新改造,配备消防栓和灭火器,消除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对周围山体进行封山育林,提高了周边绿化覆盖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