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年痴呆症”能否更名

2008-03-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时仲省 我有话说

“老年痴呆”,这一具有讽刺意义的词语出现在今年央视春晚小品的舞台上。“痴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傻、愚笨、呆滞的意思。应属贬义词。把这一类疾病患者都说成是“老年痴呆症”,听起来不但刺耳,而且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和心灵上的摧残。“我得了痴呆症了,活着还不是行尸走肉,有啥意思

,倒不如死了好。”有的患者本来病情不严重,但一听说是这种病,悲观失望情绪突然产生,必然为这种疾病的治疗护理增加了困难。

所谓“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出现了障碍。这些老年人在青壮年时智力并不比别人差,有的还在原来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到了老年,随着各种器官的老化,思维能力也会下降。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谁也抵挡不了。衰老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不能因为出现了记忆力降低等一些症状,就说成是“老年痴呆症”。即使发展到在认知方面出现一些问题,用痴呆来命名也不确切。因为除个别特别严重者如同植物人一样外,一般患者还会保持一定的认知能力。这时对待他们,应当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照顾,而不应当给他们扣上一顶“老年痴呆症”的帽子而嫌弃他们,疏远他们。真正患老年痴呆症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人。但目前有的人把“老年痴呆症”扩大化,碰到老年人反应迟钝或对某些事情遗忘,就宣称某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症”,这不仅不科学,而且不人道。

最近我看到一篇报道,很受启发。前些年日本也将这种病叫做“老年痴呆症”,但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人因此羞于治疗。为此,日本厚生省在自己的网站上列出了6个替代名词,即:认知症、认知障碍、遗忘症、记忆症、记忆障碍、阿尔茨海默症等,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最终“认知症”以最高票当选。目前,在日本,不论是官方和民间,都把这种病称为“认知症”,而“老年痴呆症”一词几乎成了禁语。

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对病名也应考虑到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治疗,特别是有利于不能忽视的心理治疗和精神抚慰。为此,笔者建议,我国对“老年痴呆症”这个病名也应当更改一下,使之更科学,更多一份人性关怀。由此还想到另外一些病名,如“红斑狼疮”、“污言秽语综合征”等,也含有轻蔑之意,不符合科学准确和人性化的要求,建议更改一下。虽然这些病名沿用已久,但人们听到还是有些恐惧感,患者则有羞于治疗甚至羞于出口、羞于对人言的苦恼,增加了苦闷烦恼,甚至丧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把这类病名改得更准确一些,更人道一些,即使开始有些不习惯,但从大局、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