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惠民新政看山东

2008-03-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秋丽 我有话说

阳春三月,柳绿花红。记者在山东采访,发现干部讲民生,百姓议民生,政府抓民生,“惠民新政”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

更令人欣喜的是,各级领导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思维更新,理念转变,辩证处

理各种关系,“民生”二字,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更深刻的涵义。

小与大:吃穿住行关乎治国方略,群众小事乃政府大事

春节前夕,有三件事在济南引起热烈议论:从2月1日起,省城509座固定公共厕所,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今年将新购500辆公交车,新辟7至9条公交线路,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再提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别提为每人每年2600元和1600元,纳入“五保”范围的14570人全部受益。

看起来,这三件事并非“惊天动地”,但却成为“春节大礼”,受到普遍欢迎。“因为这些小事,正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问题。”济南一位市领导,道出了其中缘由。

山东省各级党政干部着力关注民生,奋力改善民生,各地喜讯频传:去年,全省实施农村中小学设施配套工程,仅更新课桌凳就达230多万套;全省通过惠民医疗为患者减免费用4.13亿元,检验和影像“一卡通”为群众节约费用1.13亿元;对1127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用房维修,培训8000名乡村医生;新增贷款3亿元,助学5万人。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12件实事,件件落实;省直部门承诺办的63件实事,全部完成。

关注民生,重要是“情”。采访期间,记者和一位市委书记谈到这个问题,他动情地说:“要做到真正关注民生,一方面,须认识这是领导职责、政治任务;另一方面,要凭良心、讲人性、有人情味。两者缺一不可。”

点与面:关心困难户的同时让万千民众普沐民生阳光

“活了大半辈子,这还是头一次!”近日,山东菏泽市沙土镇南宋庄行政村村民张洪起,数着刚刚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来的三万多元医药费,激动不已。

张洪起,仅是山东省6640万参加新农合组织中的一员。山东各级领导从实践中体会到关注民生不能只抓“点”,不能只靠零星帮扶,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关注民生的“惠民之花”,必须在千家万户开放。

为了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山东大力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省134个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90.3%,筹集合作医疗基金31.17亿元,比全国提前一年基本建立起新农合制度,参加农民总数居全国第一。

让惠民的阳光温暖每个人,“公共财政”担负着重要职责。公共财政的支出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山东提出:“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山东财政拨巨款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全省各级财政每年至少投入44亿元,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免费及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保障体系,各级财政按农村初中学生每年300元、小学生每年210元标准拨付,1200多万学生受益。

短与长:既看眼前更看长远,着力建设民生长效机制

改善民生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扎扎实实的真功夫。要想得长效,制度是保证。山东在“惠民新政”建设中,围绕着让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强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各种民生制度。譬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省在保对象已达174.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8%,保障标准在800元至1800元之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定了法规制度,执行得如何?山东有自己的措施――“对政府规章进行立法后评估”。今年已首次进行,受到国务院法制办的重视。今年初,由济南市和部分驻济高校法学院组织人员,对《济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进行立法后评估。他们选择了110家医疗机构、100家企业,并以问卷方式调查了1500余市民,详细了解该办法的执行情况,为依法维护民生利益提供了保障。

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将民生政绩列为主要考核内容,是建立民生长效机制的根本。山东从人事制度层面着手,把民生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中,使广大群众的评价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重要因素。自2007年起,潍坊市对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领导,实行民生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大家把关注和改善民生,放到重要位置。高密市的除氟改水工程,多年喊干而未干。实行“民生考绩制”后,当年就投入1.7亿元财力,使54万农村群众喝上了高标准的自来水,彻底告别了“黄牙齿”时代,成为改善民生的佳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