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神秘的黑水城撩开神秘的历史面纱

2008-03-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宋勤王军的统帅部
张春兰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金军兵分两路,势如破竹,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便将宋军的河东、河北防御体系打得七零八落、土崩瓦解,兵锋直指都城汴京。宋徽宗惊慌失措,急忙禅位于太子赵恒,是为钦宗。次年正月,宋钦宗

即位仅15天,金军就包围了汴京城。宋钦宗在各地陆续赶来“勤王”援军已达二十多万人的情况下,竟然签订城下之盟,以奉送大量金银布帛,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等屈辱条件,换得了一时的苟安。第二年,亦即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军再次兵分两路,沿着上次的进军路线直捣汴京。十一月,两路金军在汴京城下会师,再次包围汴京。金军此次的攻击比上次更为猛烈,而防守汴京的宋军人数则比上次大为减少。原因在于自从上次金军北撤后,宋王朝以粮饷不足为由,遣返了各地救援汴京的勤王兵,又大肆打击主战派官员。北宋统治者以为金军在短期内不会再次南侵,直到大敌压城,才急忙调遣以陕西战场的宋军为主体的“西军”入援。但是,还未等到“西军”援兵赶到,汴京就已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批后妃宗室人员成了金兵俘虏,北宋王朝灭亡。

在应对金军的两次大规模进攻中,宋朝的勤王兵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金军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时,由于勤王军的及时赶到和开封城内守军的拼死抵抗,才迫使金军最后解围而去;而在金军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时,由于开封城内兵力空虚,更由于勤王军未能及时赶到,才导致都城陷落,北宋灭亡。史籍中虽然涉及勤王军的资料很多,但涉及勤王军的编制组成、组织结构等具体内容的史料却非常有限。例如宋军勤王兵在金兵第二次进攻时的统御机构,目前只有宋人周必大《文忠集》卷二十九《孙昭远行状》中提到靖康元年十一月“制置使钱盖遣统制官杜常、夏?将士数万,至京西而溃,永兴路安抚使范致虚自称御前会合军马勤王入援所,号召诸路之师”。这里提到的“御前会合军马勤王入援所”显然是宋勤王军的统帅部,但是这一统御机构既不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会要辑稿》、《靖康要录》、《宋史》等重要史著,也不见于除《文忠集》之外的其他文集,周必大《文忠集》所记是否可靠?所述机构名称是否准确?这一机构何时成立?存续了多长时间?这些都是困扰宋史学者的重要问题。

现在,上述疑问随着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公布而涣然冰释。在《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之中就有几件涉及当时勤王军统帅部的文书,这就是其中的第18页、第28页、第96页和第98页文书。这四页文书分别是《北宋靖康二年?延路经略安抚使司付第七将札》、《北宋靖康二年?延路经略安抚使司牒》、《北宋靖康二年保安军付第七将牒》和《南宋建炎元年宋军某部牒》。《北宋靖康二年?延路经略安抚使司付第七将札》提到“别案关准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牒:今来措近溃散人已特与免罪,许令经所属出首,即团结管押赴军前使唤”,具体时间是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四日;《北宋靖康二年?延路经略安抚使司牒》则是为施行赦书而“申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照会”;《北宋靖康二年保安军付第七将牒》则是要求“准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牒”,将“逃走义兵、弓手,请立便指挥所属,将逐人父母妻男?禁监捉。许诸色人告捉赴官,依法施行讫”,具体时间是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二十七日;《南京建炎元年宋军某部牒》则是要求“请详前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及赦书内指挥事理,照会施行讫”,具体时间是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二十三日。从以上四件书文可见,它们都提到了同一个机构“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这与周必大《文忠集・孙昭远行状》所说的“御前会合军马勤王入援所”相比,只有“勤王”两字的差异,其余全相同。《孙昭远行状》系周必大的事后追记,而《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第18页、第28页、第96页和98页四件文书均是宋?延路经略安抚使司和保安军当时行用的公文(?延路经略安抚使司是北宋王朝在西北地区设置的六个军区之一,治在今陕西延安。保安军是其所辖州军之一,治所在今陕西志丹县),且四件文书记载的名称完全一致,其可靠性应无疑问,由此可知宋勤王军统帅部的准确称谓应该是“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文书既证实了周必大所记名称基本属实,也纠正了其中衍出“勤王”二字的部分错误。

至于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的存续时间,除周必大《文忠集・孙昭远行状》指出其设立时间是靖康元年“时闫十一月也”之外,其他史籍绝无只字提及。对于此问题,又是黑水城文书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北宋靖康二年保安军付第七将牒》的行文时间是靖康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南京建炎元年宋军某部牒》的行文时间是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二十三日,这说明至迟至建炎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仍然存在。而且,我们根据这一统兵机构负责人范致虚官职的变化可以进一步推出它的终结时间。范致虚是凭借陕西五路宣抚使的身份督率勤王兵入援的,虽然这一职务何时解除,史籍并无记载,但从这一时期他本人其他职务的变迁仍然可以推知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存续时间的下限。《宋史・范致虚传》称传主兵败之后,“高宗即位,言者论其逗挠不进,徙知邓州。寻加观文殿学士,复加京兆府;致虚力辞,而荐席益、李弥大、唐重自代。诏以重守京兆,致虚复知邓州。”据此,范致虚兵败之后曾遭大臣弹劾,并徙官知邓州。对于范致虚徙官邓州的具体时间,《宋史》卷二四《高宗纪一》建炎元年七月条有明确记载,称:“丙午,诏定议巡幸南阳。以观文殿学士范致虚知邓州,修城池,缮宫室,输钱谷以实之。”可以推知,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丙午既是范致虚军职被解除的时间,也应该是“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存续时间的下限。由此可见,自靖康元年(1126年)闫十一月丙辰之后至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丙午,作为范致虚统率陕西宋军的临时机构的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前后存在的时间共七个多月。

总而言之,“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是两宋之际宋金战争正酣、金军第二次围攻北宋都城汴京的历史背景下,陕西五路宣抚使范致虚会合诸路入援军队,为便于统一指挥而自行设立的临时性指挥机构;它存在的大致时间自靖康元年(1126年)闫十一月丙辰之后至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丙午,共七个多月。有关范致虚设置御前会合军马入援所的情况,史籍记载极其缺乏,俄藏黑水城宋代文书不仅证实了这一统兵机构确实存在过,而且还提供了有关此机构运转的不少细节。由此可见,俄藏黑水城所出宋代文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反映两宋之际陕西宋军和陕西战场历史活动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