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和谐校园应培育现代意识

2008-04-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莉 我有话说

培育“公仆意识”、“公仆精神”。大学生未来肩负着服务祖国和人民的重任,“公仆意识”、“公仆精神”应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增强公仆意识,对管理者而言,关键是树立“师生至上”的信念;对于普通教师来说,首先就是要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对于广大学子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有“爱国精神”、“人民

情怀”。学校应以融合、整体的理念思维来思考思政课“吸引、实效”的问题。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在整体德育理念的实践中提升理论教育实效;振奋精神,科学建设,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确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意识。大学制度是实现大学理想的根本保证,提升大学精神,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从大学办学制度、人事制度、学术制度、教学制度、招生制度、评估制度和拨款制度等制度创新入手,滋养大学精神,提升大学精神,推动大学文化发展。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大学自制、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科学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二要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三要处理好大学的外部关系,即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四要建立纯朴向上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真正成为精神家园。

提升教师生态文化素养意识。大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对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养成起着深刻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既是生态社会的要求,也是教师为培养生态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提高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注重其生态道德、生态意识、生态学识水平、生态教育能力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一是引导教师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二是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引导教师提高生态学识水平;三是通过引导教师学习生态哲学,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深入思考生态问题,使其以生态世界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加强网络文化意识。网络传播有利于大学形成自由而兼容的文化精神、开放性的文化氛围和培育大学生的独立与平等意识,但过度沉迷于网络会使大学生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积极参与与感受,容易导致孤僻、冷漠、缺乏责任感、不合群等不良人格的产生。大学要不断丰富网络传播的新形式和新内涵;要善于“扬长避短”,利用网络特征,塑造师生的自由、民主、开放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道德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其道德品质;要加强“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大力开展网络文明工程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网络工作队伍,保障网络时代大学精神培育向深层发展、向高品位发展。当前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培养其信息意识、网络管理能力、网络文化意识等是网络传播下培育大学精神的当务之急。

强化高校工会权威意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大职工权益维护力度,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使其既从源头上参与决策,又在过程中维权,增强“公仆”意识是高校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高校工会权威强化的最高目标是引导广大教职工追求自我实现、人格完善、心态和谐、家庭和睦的生存目标,引导广大教职工从狭隘的自我走出来,使有限的“小我”融入到无限的“大我”之中,使之得以延续和扩展。并鼓励他们在自由探索、自由竞争中发挥自由意志和创造才能,真正把教职工团结在学校党委的周围,使党委的主张变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一是积极推行“两级”教代会制度,落实好教代会的四项职权;二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情况通报会,增强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信任感;三是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深厚的文化资源凝聚人心,完善制度建设稳定人心,加强文化引导,寓思想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作者系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湖南大学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