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孝敬父母文明用语奉献爱心

2008-04-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石家庄4月1日电(记者耿建扩)今天,河北省“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在省会石家庄启动。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组、河北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及各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中小学校长、学生和家长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并观摩石家庄市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情况。

河北省“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在家庭,以“孝敬,从每一天做起”为主要内容,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系列实践活动。提倡未成年人主动分担家务,帮助父母洗碗、做饭,打扫家庭卫生,自己主动洗衣、叠被,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引导未成年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对长辈说话要用敬语,每天向父母说一声温暖的话,经常为父母捶背或洗脚,记住父母生日,并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制作一个表达心意的小礼物,感恩父母,培养孝心;引导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学校,以“和谐,从说话做起”为主要内容,开展“和谐校园”系列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说“您好,再见”、“谢谢您,没关系”、“对不起、不客气”等文明礼貌用语开始,养成讲礼仪、重礼节的良好习惯;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节日联欢、补习功课等形式,发现对方一个优点,送上一句格言,互相鼓励,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强化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

在社会,以“爱心,从具体事做起”为主要内容,开展“爱心奉献”系列实践活动。组织未成年人走进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龄家庭,帮助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陪他们聊天谈心,为他们读书读报,做“爱心小天使”。动员未成年人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做“社区小义工”。引导未成年人广泛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学习宣传礼仪知识,文明走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做“文明小使者”。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详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