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尊师重教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8-04-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 者 按

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悼念王震将军,全面展现戎马一生的王震将军尊师重教的高尚情怀,颂扬以王震将军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情系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教

育电视台特别组织制作了六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将军情》。

《将军情》共分六集,包括:《人生启蒙》、《求才若渴》、《科技军垦》、《将军办学》、《良师益友》与《尊师重教》。有关专家观看该片后表示,该片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王震将军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重视科技、爱护知识分子的伟大情怀,角度新颖,风格朴实,细节感人,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现摘发教科文等各界人士在该片首映式暨座谈会上的发言,供学习参考。

重“情”的将军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  柳斌

《将军情》这三个字,我觉得非常好。王老是将军,但他很重情。他对党的感情、国家的感情、人民的感情、事业的感情,都是非常深厚、非常感人的,这也正是王老的人格魅力所在。为什么他要当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的理事长,原因也就在这个“情”字上。

1985年,我国提出了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小平同志提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技,基础在教育。而要发展科技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在这个背景下,王老担任了基金会的理事长。记得当时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募集5千万元资金,王老对此很不满意,说要募集10个亿。为此,王老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出了艰苦的努力。

王老对待革命事业身体力行、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将军情》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记得当年有一家农垦厂请王老题词,事先写好了一句话。王老发现其中有两个字是繁体字,马上让秘书从字典里查查规范汉字的写法。因为规范汉字是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王老严谨的工作作风,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因此,我认为,中国教育电视台用《将军情》这部纪录片反映王老生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

坚韧不拔的王震将军

原国家农业部部长  何康

1982年10月17日,新华社公布的一条信息引发全中国乃至世界的注目。这条消息宣布,我国在北纬17度大面积种植天然橡胶取得成功,并且已经生产出相当的数量满足供应和使用。这是王震将军在农垦事业中亲自领导、创建的光辉一页。

王老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我担任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后,王老建议到热一点的地方种植天然橡胶,并下决心把研究所几百人全部搬到海南岛,成为现在海南岛中国热带作物研究院的前身。后来,王老又在海南岛办了一所大学――中国热带农业大学,并且创办了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如今,这个农场已经成为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高水平的种植热带作物的工厂。

现在的中国热带作物研究院当年称得上是一所“草房大学”,完全是由草房建起来的。王老就是凭借着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我们艰苦创业,发展教育。

纪录片《将军情》在这方面讲述得非常全面,也非常真实感人,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历史,也让今天的人们获得了深刻的教育与有益的启发。

尊师重教的光辉典范 

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 杨春茂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王震将军诞辰一百周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的《将军情》让我很受感动。这部片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王震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尊师重教的背景介绍得非常清楚。

记得1986年5月,原国家教委着手研究建立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鹏同志建议成立一个教师奖励基金会,集社会之力,表彰教师的功绩,提高教师的待遇,并请王老担任名誉理事长。王老诙谐地说:“我从没有向组织上‘要过官’,这次要谈谈‘价钱’了!要我当名誉的我不干。要干就要去掉‘名誉’二字,作个有职有权的理事长才有味道。”他担任理事长后,不辞劳苦,满腔热情地为基金会奔走操劳。

1988年4月,王震将军就任国家副主席后,依然十分关心基金会工作。他说:“我不是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分管基金会工作,基金会理事长是我的社会工作,我要尽职尽责。”

王老主张随着基金会基金的逐步增长,对教师奖励的面要逐渐扩大。他指示全国省、地、县都要成立各自的教师奖励基金会,并形成网络,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大规模地表彰奖励优秀的中小幼教师;要逐步使教师的工资高于党政机关干部的平均工资,并要建立终身从教者医疗、退休和社会保障制度,使教师真正成为既受人尊敬又令人羡慕的职业,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教育事业。

如今,王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尊师重教的理论和实践,是基金会事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0年暑期,王震同志在北戴河看望全国优秀教师。

尊师重教  宏愿如海 

《将军情》总策划、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  康宁

为深切缅怀和着重展现王震同志尊师重教的高尚情怀,颂扬以王震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情系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教育电视台组织制作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将军情》。

我们从片中看到,王震同志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品质。尤其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尊师重教、身体力行的精神,严谨务实、敢于负责的精神,更值得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学习。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征尘未洗的农垦战士进军塔里木河两岸,涌入三江平原,挺进海南岛,在艰苦的条件下掀起轰轰烈烈的开发垦荒热潮。此时,作为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同志在思考着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建设需要人才。当时,东北的条件极为艰苦,连人的生存都是问题。但王震同志却拿出当年在南泥湾的劲头,开始兴办教育。

当东北垦区筹办大学的时候,地处祖国大西北的新疆垦区也在积极筹建塔里木大学。建校之初,社会上一些人对垦区办大学存在疑问。王震同志得知后,义正词严地说:“我来兼任学校的校长,有什么困难我来解决。”当有人提出办大学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有可能撤销时,王震同志说:我批准就行,我负责!

王震同志在工作中以严谨务实、敢于负责著称。新疆原农五师师长、奎屯农垦局局长修新民回忆说,“当年,王震同志提出将地膜技术用于种植棉花,并要与我签订10万亩地每亩单产100斤的合同。我草拟了一份合同,上面写着‘争取’二字。王震同志看后很不满意,撕掉合同,去掉‘争取’二字,重签了一份。他说不是‘争取’,而是‘一定要’”,并说“没有经验创造经验,没有地膜我来帮你们弄地膜!”

王震同志十分关心作家、诗人、科学家等知识分子,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作家丁玲把王震比喻为“寒夜里的火柴”;他与数学家华罗庚互称为良师益友;他鼓励郭小川、杜鹏程深入生活,写出更好的作品等等。

王震同志还一生视教师为先贤。1990年暑期,王震同志在北戴河看望了参加全国优秀教师夏令营活动的优秀教师。当时天气特别炎热,82岁高龄的王震同志却穿着一身整齐的中山装来看望教师们,并出人意料地向教师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场的许多教师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鲜为人知的文教情怀,使我们更加感到我国百年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教育和百年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历程来之不易。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好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温家宝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今后我国教育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就是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新起点出发,加快迈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目标,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通过《将军情》的拍摄和播出,我们得以缅怀王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及中国的教育事业所建立的卓越功勋,得以缅怀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的伟大、品格的高尚、眼光的长远,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和讴歌这段历史,进一步推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倡导的“尊师重教”的崇高精神,营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良好氛围。这也是我们参与《将军情》这部纪录片制作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心愿。

戎马将军教育情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

《将军情》这部片子满怀深情地讲述了王震将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学的精神。看了以后,我对王震将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作为一名大学的普通教师,和王震将军接触不多。1987年教师节,王震将军到北京师范大学慰问教师,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讲了教育的重要。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昌盛。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我参加了座谈会和庆祝大会,第一次与王震将军近距离接触。他对北师大的勉励,对教师的勉励,至今记忆犹新。

我看了纪录片后,还特别感到王震将军的教育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他总是把教育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大背景下来思考,真是做到了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不是为教育而教育,而是在建设中办教育。他在新疆垦荒中办大学,在黑龙江北大荒办大学,在海南岛种植橡胶树时办大学,都是为了建设培养人才。

他倡导的办学方针是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他办的学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范。这种办学思想既是实事求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又具有创新性、超前性。我们现在办学仍要坚持这个方针,这样学校才有生命力。

他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教师放到学校的中心地位,反对长官意志,重视科学决策。这也是今天非常值得提倡的。

他带领我们推进改革 

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 王宗光

王震同志到教师家中看望教师。

1978年,上海交大请王震将军兼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希望借助他老人家的威望和力量推动学校的改革。王震将军欣然同意兼任这一职务。从1978年至1986年,他兼任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主任达8年之久,带领我们大胆改革开放,抓住发展机遇,超常规地建设上海交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8年,上海交大向中央提出组织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校友会。当时中美尚未建交,各个方面对学校组团访美充满悬念。报告通过六机部向王震等领导呈报后,很快得到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高教代表团访问美国,被称为“破冰之旅”,对上海交大的改革开放起到了扬帆启航的作用。

王震将军以巨大的气魄与胆量,为学校引进境外爱国人士的捐赠,在我国教育界开了先河。王震将军极力促成了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向上海交大捐赠一座图书馆的事情。1981年7月6日上午,包兆龙、包玉刚父子一行在王震将军的陪同下,受到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包玉刚向小平同志正式递交了向上海交大捐赠1000万美元建造图书馆的信函和象征性的支票。

纪录片《将军情》的播出,一定会在知识分子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这部片子非常成功,刻画王震将军的形象真实而全面。其中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这就是“情”――感到王震的“情”非常真。片中对这个“情”字刻画得非常成功,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我们振兴中华的真情,以及对中华民族充满自信的真情。

将军的另一种传奇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  李安东

在共和国众多的开国元勋中,王震将军是一名骁勇善战的猛将,民间流传着这位大胡子将军的许多传奇。而《将军情》却从将军的文化教育情结切入,称得上是独辟蹊径。《将军情》选择讲述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只为了表现将军的另一种特殊情怀。

王震将军自称“大老粗”,而“墨水瓶”则是他对知识分子的爱称。当年,在三五九旅,将军的周围有一批“墨水瓶”,其中诗人郭小川、作家周立波、翻译赵安博,都是他无话不谈的朋友。屯垦戍边开发新疆,他重用那些被认为是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第一回见面,将军就把自己在战场上缴获的国民党将领的大氅披在了农学家涂治的肩上。为了请钢铁专家余铭钰进疆建钢铁厂,将军三顾茅庐赴上海。他还力排众议,让水利专家王鹤亭当了水利局长。还有地质学家王恒升、纺织专家刘钟奇等众多的知识分子,都受到了王震将军的重用,成为建设新疆的栋梁之材。

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爱护,贯穿了将军的一生。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他为了保护那些受到冲击的知识分子,主动提出把北京的1500名“右派”带去新疆。在新疆,将军想方设法在政治上和生活上关怀这些知识分子。

当今天新疆建设兵团机械化耕耘的壮丽场景,与昔日将军率领数十万官兵奋战沙漠戈壁的画面重叠在一起时,让人产生多少联想!当今天全国各地大学城蓬勃发展时,重温当年将军在塔里木沙漠边缘、北大荒深处和海南岛三处蛮荒之地四处奔波办大学的往事,又会有多少感慨!那是一种不死的精神,一座永恒的丰碑!

拓荒办学黑土留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田伟

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座王震将军的雕像,是将军五十年前的样子。那时,他正走在十万复转官兵拓荒队伍的前列,在天荒初破的黑土地上,亲手写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名字。

1958年春,十万复转官兵在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的直接指挥下进入北大荒,掀开了黑龙江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历史篇章。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荒原,面对着刚刚摘下肩章帽徽的官兵,面对着建设现代化国营农场群的宏伟蓝图,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将军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在荒原上创办一所大学。

姜瑞元曾经是总参谋部的一位处长,转业到农垦部工作,又自告奋勇来到北大荒。王震将军找到他说:“你上过大学,是知识分子,垦区建大学,你去当副校长。校长由我兼任,我不在校时你主持工作。”

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办之前,这里已有两所规模不大的中专学校。听说要在这里建大学,两所学校的许多人都不敢相信。

1958年7月底的一天,姜瑞元陪同王震将军来到这里,召集两所学校的教师干部开会。王震将军听完教师们的自我介绍后哈哈大笑,他说:“你们都比我有学问,通过努力,完全能当好大学教师。我没上过大学,我还要当大学校长呢!只要有了我们自己的大学,过几年,我们就会有白胡子教授,就会有白头发专家。”

就这样,北大荒有了自己的大学。

1990年夏,时任国家副主席、已是82岁高龄的王震将军重回北大荒,并特意选择8月1日建校日回到了32年前由他亲手创建的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王震将军动情地回忆起当年建校的人和事,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原计划10分钟的讲话一直持续了40多分钟。

王震将军离校前,学校领导提出与他合影的愿望,他很高兴地答应了。当工作人员搬来藤椅请他坐下时,他坚决地推开了。他说:“你们是学校领导,我也曾经是校长,我们一起站着照吧!”

王震将军留给黑土地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更是一笔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从《将军情》中再一次看到了王震将军当年的这些感人创举,感到非常欣慰。我们将把这部纪录片作为学校珍贵的教材,给每一届师生看,让他们从中了解学校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老校长,传承老校长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震与塔里木大学  

新疆塔里木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选东

王震将军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生前十分关心、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他常说:“我们干革命、搞建设,没有科学技术就什么也办不成,没有知识分子就什么也办不成。”王震将军于1958年亲自倡导和创办了塔里木农垦大学(现塔里木大学),并且生前一直兼任学校的名誉校长。

塔里木大学的师生不会忘记,学校初创时,王震将军来到学校鼓励大家,“这个学校没有办错,学校只能办好、办大,不能下马。”在学校发展遇到困难和阻力时,王震将军四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

王震将军时刻关心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倡导“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塔里木农垦大学的师生们讲:“青年人不仅要有科学知识、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劳动知识。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校。”196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称赞塔里木农垦大学为“今日抗大”。

塔里木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间的奇迹,是共和国的伟大创举,是共产党人的杰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