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

2008-04-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江霞 我有话说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的许多思想问题已然成为心理问题,这就必然要求应对方式加以改变。而在众多的应对方式中,“心理辅导”应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作为百年来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心理辅导”最早产生于西方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它实际上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

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作为一门引入性的应用学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心理辅导”率先被我国心理学理论工作者所吸纳,并逐步在学校教育领域展开了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观望到吸纳,经历了一定的困惑和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到形式,给人的印象都是比较“高调”的,工作路径,也大多从宣讲、灌输开始,关注宣讲内容往往甚于关注宣讲对象,着眼点侧重在用政治理论武装人、塑造人和改造人。而心理辅导却好像处处从“低处”入手,把人的认知困境、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等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不禁令思想政治工作者疑惑:把政治要求融入心理疏导,会不会显得层次太低?

所谓心理辅导,强调的是在一种平等、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纳”的基础上,辅导者给当事人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心理辅导确实更关心人的合理的内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但同时也关心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性,只不过,其工作原则和方式是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的。如,心理辅导讲究一种“先跟后带”策略,对于当事人在价值观、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问题,辅导者会首先设身处地,予以同感表达,然后再在看似中立的立场上做不露痕迹的引导,而不是直接“亮剑”――批评、指责或做出道德判断。

心理辅导还有许多专业特点和技术要求,其实质,可以归为一种人文关怀下的助人自助的过程。显然,它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与思想政治工作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精神是不谋而合的。虽然心理学意义的“辅导”,启始或强调限定于关注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但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却决非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生自灭过程。心理,与思想、品德、价值观及信念不无关联,从某种意义讲,所有源于存在的意识,都是人的心理。因此,有效的心理辅导,必然惠及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方式逐步跨出了学科范畴,它以一种新的人文价值模式,从内容到形式,都备受人学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例外。心理辅导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如何有效地贴近和走入人的心灵的路径。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目中有人”的工作,这条路径是值得尝试并得到认同的。

相关学科与内容整合的必然趋势,也让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心灵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曾经一个时期,心理学工作者从捍卫自己的学科属性出发,一再强调心理问题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区别。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同样难以接受思想政治的心理属性,仿佛“心理示弱”就将有损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严”。然而,人的心理是有连续性的,其发展中的社会意识必然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相对于区别,思想和心理的联系更多,就譬如寻找人生的意义,既是思想境界问题,也是心灵调节问题,其交叉点和共同点,足以让所有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走向共同的路径探索,并最终形成一致的工作理念。

学科在发展中整合,与此同时,党的工作也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视并构建着社会发展的主题,由此带来思想政治领域新的工作起点和工作路径。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诠释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执政兴国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它所强调的发展的要义、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以及统筹兼顾的方法,其实也正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今后发展的根本方向!

如果说,科学发展观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强调人本意义和利益,其宏观的视野还不足以具体解释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和途径的话,那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所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要求,则明白无误而又鲜明地向我们昭示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与新策略!(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