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奋翅起高飞

2008-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罗静 我有话说

在“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南京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自始至终把教学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让腾飞与富强之心与祖国共律动。

理念营造一种氛围

百余年来,“诚朴雄伟”的学风与“知行合一”的理念相辅相成,充实、升华而成南京大学诚朴、勤勉、奋发、创新的大学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尚诚尚朴的人文情怀、厚积薄发的治学风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就是对这一精神的生动注解。这一精神,如金线贯珠,大纛引路,为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构筑起一流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推动着南京大学这所百年学府风雨兼程,昂首前行。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加强本科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南大多次举行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观念深入人心。1997年底,针对当时中国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治学、教学中的某些浮躁现象,时任校长蒋树声教授主持了全校学术风气大讨论。通过对正气的宏扬、对“泡沫学问”的挞伐,“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治学”在全校蔚然成风;次年12月,南京大学专门出台管理办法,号召全校师生自觉遵守科学研究的行为规范;2005年6月,南大16位博士生导师联合发出倡议书,倡议全校师生坚决反对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尊严;2007年11月,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南大全体学术带头人向全校教师发出“做师德楷模,育创新人才”的倡议,号召广大教师以“十七大”精神和中央16号文件为指导,争做大学生成长的铺路石和引路人。持续不断的“净化学术空气”活动和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全国学界同仁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育人者先自育。本着这一共识,南大将师德修养的具体要求编入教师手册,人手一本。每年,新聘教师在上岗前首先要上一堂生动的“职业道德课”,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得主等知名学者先后走上讲坛与青年教师畅谈理想、事业与人生,他们对师德、师风的理解与实践如春风化雨,滋润着青年教师的心田;在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的审稿中,南大对于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论著,坚决不予出版发表。

独特的理念、优秀的传统,同时激励、陶铸、锻冶着一代代南大学子,为一批批栋梁之才的成长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诚信”教育、“创新・成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百名班长培训班、“一帮一”爱心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的举行,让主动学习、奋发成才的优良学风在校园中成为主流;各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参与精神、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2002年设立的“暑期学校”,为学生的课外科技训练构筑了又一个广阔的平台。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专题学术讲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研究、学术专题研习班、开放实验室自主实验、野外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学术科技竞赛培训等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从2004年至今,每年参加“暑期学校”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6000~8000人;学生创新工程基地建设计划依托七个“学生创新工程基地”,重点支持一批有潜质的创新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使学生创新的灵感和火花得以自由地迸发。2007年,“南京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正式启动,140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70个项目入选教育部资助计划,18个项目入选江苏省教育厅资助计划;各界名流主讲的学术讲座或演讲,为学生们端上一道道营养丰富的学术文化大餐,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近四年来,近20多位不同学科、不同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00多位国内外世界级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登上南大各类讲坛。其中,南大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迄今举办的350场“人文艺术系列讲座”,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不同艺术门类的丰富知识,更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与启迪。

学科汇聚一种优势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南京大学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学科群组织项目,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的发展步伐。

“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将一级学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重点建设15个处于学科前沿的学科群项目,进行系统性的宏观布局与结构性的优化调整,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目前,南京大学现有学科点遍及10个学科门类,49个一级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一些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学、中文、经济等,不但在国内堪称一流,而且在国际学术界也颇有影响,处于前沿领域。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开发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对全球11年来(1995年1月初至2005年12月底)科研机构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所做的统计显示,南京大学的化学、物理两门学科发表论文数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别列第20位和27位。

在强化基础优势学科的同时,南京大学加快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步伐,使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通过“211工程”与“985工程”建设,南京大学在优势学科领域组建了“物质科学”等9个科技创新平台和“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等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目前,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如新能源与环境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分子医学、模式动物遗传研究等领域已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

“学科特区”是南京大学面向国际前沿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的创新尝试。所谓学科特区,就是指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选择几个关键突破口,以新兴学科对学科整体发展影响力、在国际学术界地位、持续发展活力等为衡量标准,突破现有学科组织结构模式,从校外成建制引进优秀人才,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形成有突出影响的优势学科。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南京大学尝试成建制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并遵循国际惯例,以全时、非全时人员相结合的方式,赋予他们人、财、物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截至目前,南京大学先后建立起分子医学研究所、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现代数学研究所、模式动物研究所等五个“学科特区”,它们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任务,与校内的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互为呼应,互为支撑,激活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力量。

学科建设不仅增强了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催生出新的优势学科,也成就了一项项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重大成果,带动了科学研究数量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团队凭借19年之功摘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成为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们的获奖项目《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构建了介电体超晶格中电磁波、弹性波传播与激发的理论体系,发展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的理论、方法和工艺,发现了一批新的物理效应,并研制成相关器件原型,是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今年1月揭晓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南京大学又喜获3项大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与此同时,南大的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显著提升,目前与企业合作、转化、技术服务科技项目2000多项,与国内外企业建立研发联合体100多个,与地方政府合建产学研基地20多个。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南京大学同样捷报频传:2001-2007年,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6项,其中,8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集中体现了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55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卷《全清词・顺康卷》、《新时代英汉大词典》、4卷本《中华民国史》、4卷本《新编美国文学史》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著作的相继出版,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思想文化研究工程”的200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于2006年8月全部编撰完成,在南京整体出版面世,并获得今年刚刚颁发的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至2007年已连续举办23期,被江苏省三任省委书记亲切地誉为“智囊团”和“思想库”,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咨询机构。

师资铸就一方高地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本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共识,南京大学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多渠道广纳贤才,使学校成为培养、吸引、使用优秀人才的热土。

为保证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南大把个体培养和群体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从新教师补充到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体系。对新进校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南大专门拿出人才引进专项基金,给予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从2006年开始,南大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为培养目标,选拔150-200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为培养对象,给予他们持续3年的经费支持;2007年,100名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成为“新百人计划”的受益者。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校内重大预研项目”的设立和人才国际化战略的推行,都为高层次队伍的成长发展铺就了绿色通道。前者鼓励年轻学术骨干和带头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导较高层次的学术骨干针对国际前沿和国家目标,瞄准重大、重点科研计划项目进行创新研究;后者则通过“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究项目”、“华英文教基金”等多种项目形式,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建立高层次人才终身学习机制。5年内,南大将有80%的理科教师和50%的文科教师拥有至少3个月以上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

2003年起,南京大学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考核流动”的原则,在国内率先实施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教授制度,以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活力。在2003-2006年度,南大总计公布900多个教师高级职务岗位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现已有300多个教授岗位完成招聘工作,其中校外应聘上岗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2%,海外应聘上岗教授占总人数的20%,在这60多位海归教授中,不乏来自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优秀人才,他们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在学科建设中颇有建树,有的甚至填补了学科建设空白。

“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是南京大学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催生的一朵奇葩。在长期实践中,学校逐渐认识到,要形成这种组织模式,首先必须对于有长期合作基础、工作状态良好的优秀学科梯队和中青年学术群体,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正是该模式的典范。该研究群体拥有5位院士、6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7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该团队近年有4篇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正如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团队主持人闵乃本院士所言,该获奖项目历经19年,“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一直做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结晶。”截至目前,南京大学已拥有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和一大批校级优秀创新团队。从2000年到2007年,各类优秀创新团队共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大师领军、团队作战的方式让每一个人在收获丰硕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成为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

现在,南京大学在岗教师规模稳步增长,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学历层次提高速度加快,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截至2007年12月,南京大学拥有2080名专任教师,45岁以下教师人数从1999年的57%上升至2007年的74%,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升至2007年的62%;教育部“长江学者”增至5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增至87名,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升至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增至7人……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活力与朝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使南京大学成为令人瞩目的“人才高地”。

走过百年的南京大学,用她深厚的底蕴绘就春华秋实的美景,用她骄人的业绩托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人文、社会、自然、技术、生命、现代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33名两院院士、8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