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新的精神状态实现新的目标

2008-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执笔:吴兆华、刘彦武、王素、张忠仁 我有话说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胡锦
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四个一定要”是当代共产党人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精神动力。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国家安危和民族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表明了我们党勇担历史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的需要。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既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动力,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任务;科学分析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既不妄自菲薄,又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充分估计和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考验;党员队伍的壮大,新党员数量的大量增加,既给党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使党的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通过先进性教育,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既需要高度重视,又需要以改革的思路加以解决。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保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的精神状态。只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使我们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才能使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依法执政能力、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广大党员和干部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要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思维审视世界,积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抓住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把居安思危、忧患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当中,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建设一支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务实的党员干部队伍。

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更需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这是凝聚全党、激励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提出的新要求。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保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只有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才能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保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精神状态,基础在党员,重点在干部。广大党员干部要解决好“精神”问题,做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昂扬向上、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勇于拼搏、善于创新。要解决好“宗旨”问题,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要解决好“本色”问题,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权所诱、不为色所惑、不为利所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勤俭建国。要解决好“干劲”问题,做到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燃烧的革命激情,谱写人民幸福的篇章。

刻苦学习埋头苦干

刻苦学习、埋头苦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着产业革命和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开创性事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保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的精神状态,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全面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科学发展观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力培养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体现实效性。要开阔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努力学习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时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敏锐把握现代科技对人们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工作的本领。要把学习、调研和决策结合起来,把向实践学习与向群众学习结合起来,把深入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建设第一线与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经验结合起来,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到学习一个专题,调研一个课题,形成一个决策,推动一项工作。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精力放在创新发展上,把工夫下在狠抓落实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投到落实中,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以实干兴国、实干富民。

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团结是力量,是党的生命。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我们要适应这些新变化,要正确应对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单凭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很不够的,必须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必须充分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的保障所在。大局就是全局,就是事关人民和国家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工作全局。加强团结是顾全大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团结是顾全大局的保证。顾全大局就一定要珍视团结,只有依靠全党的团结、全国人民的团结,大局才可能得到维护、实现和发展。另一方面,顾全大局是团结的基础。团结是建立在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基础上的团结。加强团结,顾全大局,不仅是做好全局工作的需要,也是最终实现局部利益的需要;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工作作风,也体现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

保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的精神状态,要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内的高度团结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要增强党纪观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组织纪律、党纪国法是维护党的团结、国家的团结、人民的团结的根本保障。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只有维护党的权威、党中央的权威,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坚持个人、局部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加强统一战线建设,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关系,妥善处理新时期遇到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