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尚晓:为科普添上幸福感叹号

2008-04-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魏月蘅 王晓樱 我有话说

 
尚晓在野生动植物园里修剪花草

她原本不是搞科普出身,在担任海南电视台音乐编导之前,她是青岛师范学院的钢琴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闯进了科普,继而开拓了一项事业:全国首家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在海南诞生;“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次落户海南,这位科普工作的开拓者就是尚晓。

把近百种动物引进海南岛

在1995年以前,海南岛没有动物园,没出过岛的海南人从未见过老虎、大象……1994年,在海南电视台当音乐编导的尚晓出差去深圳,顺便去动物园游览。在回来的路上,大家不约而同地侃起海南没有动物园的话题。说来也巧,这时尚晓的一个前辈刚从山东老家来到海南,准备做房地产生意。“海南热带资源丰富,可动植物园是个空白,干脆转行别做房地产了!”尚晓突发奇想地将了那位前辈一军。“要干你干吧,资金方面我支持你!”没想到这一军将到了尚晓自己身上。

海南岛要建造野生动植物园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在学校工作的朋友兴奋地鼓励尚晓,都希望野生动植物园成为学校的科普基地。又有一些好心的朋友给尚晓泼冷水,说这本该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益事业,你个人投资小心血本无归。此时的尚晓决心已下,虽然这一脚迈出去,是深是浅她心里没底,但她想做一件有利于社会的事。就这样,28岁的女编导改行当起了野生动植物园的营造者。

在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尚晓从美国买回了鸵鸟,从坦桑尼亚买回了长颈鹿,从马来西亚买回了鳄鱼,从日本买回了河马,从非洲买回了狮子,大象、孔雀、老虎也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了海南。不到一年时间,占地2000多亩的野生动植物园里有了亚洲最大的猴山和百鸟园,建成了放养野兽区和圈养动物区。

1995年,海南野生动植物园正式开放。十里八乡的农民、深山村落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扶老携幼纷至沓来。近百所中小学与野生动植物园签约,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这里上生物课。那几年,野生动植物园平均每天要接待一所学校的学生,园里至今保存着当年学生们写的动物趣事。一位六年级学生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次,他不小心用棍子把大象的鼻子碰疼了,看得出大象愤愤地瞪着他,过了两周他又来到大象面前,谁想大象冲他喷了一鼻子脏水,原来大象既聪明又心胸狭窄。有位初中生这样写道:走进猴山,随处可见猴妈妈对小猴的呵护,有抱在怀里的,有放在背上驮着的,有在肚皮下倒挂着的,一有风吹草动,猴妈妈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小猴抢回到自己怀里。一次,我发现一只猴妈妈抱着一只夭折的小猴,听饲养员说,它足足抱了一星期,才亲手将小猴子埋掉,之后又在坟头整整坐了两天两夜。瞧,猴子也有亲情啊!野生动植物园为孩子们搭建起了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桥梁,在科学地识别、了解动物的同时,一个理念在每个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学生们有了科普实践基地

将动物园融入植物园,这是尚晓的野生动植物园的特色。据统计,目前园区有珍稀植物280科,700多个品种,森林覆盖率高达99%,置身植物园,犹如进入了一个天然“大氧吧”,进行一次美妙的“森林浴”。然而,植物园的起步阶段是何其艰难,当年这里杂草横生,荒坡乱石,尚晓在构建动物园的同时,聘请了精兵强将来建造植物园。她的规划目标很明确,首先要栽下教科书、科普读物上所涉及的植物,其次,要展示国家稀有濒危热带珍稀植物和具有海南特色的本土热带珍稀植物。

为了早日成园,尚晓与工人们一起不分昼夜地种树,她把一头秀发高高束起,挽起裤腿,那双昔日弹钢琴的纤纤细手被铁锹磨出了血泡,一层层的橡皮膏渗满血迹,她不管不顾,继续苦干着。她一个人几乎每天要刨下二十来个坑,种上几十棵树。不到二十天,尚晓就领着她的团队种下了3000多棵树。

动植物园里的每棵树、每株花上都挂着“推介牌”,详细介绍植物的科类、学名、特性、用途。在栽种布局上,尚晓独具匠心地按“家族”排列,比如棕榈科的植物有32种,董棕、翡翠棕、鱼尾葵……依次排开,游人通过比较鉴别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尤其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从2000年开始,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兴中学等几十所大中小学校纷纷与野生动植物园签订了共建“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的协议,从此,接待学生来园实习、参加实践,成为野生动植物园的一项常规工作。为了适应实践需要,尚晓亲自规划,在园中增设了橡胶实践园和南药植物园,并聘请了专业科技人员负责接待学生。同时,她还与海南农垦总医院、海口市防疫中心、海南省林业局动植物保护站等单位一起成立了科普观察站,就动植物的保护、植物采集、物种观察等进行科普交流与合作。

最大的狮虎兽家族在这里诞生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一位学生来园实习,给尚晓提出了一个建议――能否在动物遗传基因的研究上有所突破?目前,世界上有狮虎兽这种珍稀动物,可国内还没有一个繁衍成功的例子。这个建议触动了尚晓,她立即找到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李玉春,李玉春认为“狮虎兽作为杂交的后代,对科学研究是有价值的,比如说骡子,这个杂交的后代对我们人类的发展进步就有一定作用。在植物界里,一些好品种也是杂交出来的”。随后,尚晓又请教了国内一些专家,他们也都建议尚晓在野生动物园开展动物杂交试验。

从2000年开始,尚晓聘请了两位饲养员,专门负责狮虎杂交试验工作。他们把一只小狮子、一只小老虎和一只小狗放在一起人工喂养,渐渐地小狮子和小老虎亲密无间,它俩一起排斥小狗。2005年,森林之王东北虎与草原之霸非洲狮的爱情结晶――3只小狮虎兽出世了。接着,2006年、2007年,这对恩爱夫妻又相继生出7只小狮虎兽,野生动物园成功地繁衍出世界最大的狮虎兽种族。这个消息吸引了国内外媒体,一时间狮虎兽频频上镜,成了“新闻人物”。为了进一步对这种珍稀动物进行研究,尚晓让饲养人员对10只狮虎兽分槽喂养,其中有靠虎妈妈自己喂养的,有人工喂养的,经过观察对比,两种喂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喝虎妈妈奶长大的狮虎兽凶猛彪悍,靠人工喂养的温顺柔弱。同时,由于放养方式的不同,也造成狮虎兽性格上的差异――散养的反应敏捷,圈养的略显迟钝。

目前,观察狮虎兽成为野生动植物园一大亮点。学生们说:听饲养员介绍狮虎兽,我们增长了知识,狮虎兽成长的过程也对我们学过的知识做了注释。

实际上,狮虎兽的诞生对尚晓的压力是很大的。狮虎兽和狮子、老虎不同点有哪些?它的寿命估计有多长?它们能否成就一种新物种?揭秘狮虎兽的路还很漫长。好在尚晓是个既有热情又有韧性,尤其擅长借助外力的人。眼下,她凝聚了一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朋友,其中有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有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等。她相信,狮虎兽存活一天,就等于刷新一次世界纪录;这项研究持续一天,就等于在刷新科普的意义。

把野生动植物园做成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学普及阵地,一直是尚晓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她多次放弃赴澳大利亚与在那里执教的爱人团聚的机会。用她爱人的话说:尚晓是一个只知道为科普添上幸福感叹号的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