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三题

2008-04-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史文媛 我有话说

人类跨入21世纪后,人才愈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把人才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一起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如何真正贯彻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涵。惟有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开发,让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国的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

“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又一重要内涵。人才具有多样性、广义性、层次性、相对性、发展性、群体性等特征,是个很广阔的概念。不能唯学历、不能唯职称、不能唯资历、不唯能身份,要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关键看这个人实绩如何”。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按照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选拔和使用人才,使各类人才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都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

“以人为本”,是科学人才观的另一重要内涵。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必须培养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和领军人。以人为本,就是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就是立足于人,理解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大人才队伍,是势在必行之举。

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公务员既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地方政策的制定者,这支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前途。因此,我们要以能力和作风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素质和能力。要以“凡进必考”为突破口,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进公务员队伍。积极推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促使优秀公务员脱颖而出。适时把年轻公务员放到艰苦岗位、基层一线去锻炼,加快其成才步伐。

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贡献上,而且体现在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上。所以要完善已有的选拔培养制度,创建新的载体和平台,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需要大力加强的一部分。此外,还要注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这几方面的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推进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人才工作的关键是人才体制机制问题,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遵循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适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机制,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要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要以盘活整体人才队伍、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为目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公平竞争机制,遵循市场配置规律,放开人才单位所有制的限制,简化各种人才资源流动手续,实现用人主体、人才主体与市场的直接对接,健全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更好地实现人才价值。

要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在人才评价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一元标准向多元标准转变,从重学历资历向重能力业绩转变,从官方评价为主向群众评价为主转变。要上下结合加强研究,构建各类人才评价体系。在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内部,要统一人才选拔标准和资质认定标准。要积极推进区域性人才一体化,实现人才信息互通、人才资质互认、人才项目联合开发、人才资源共享。

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业绩、社会贡献紧密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关吸引特殊专门人才的工资和津贴政策。大胆探索按贡献分配的有效实现方式。通过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使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流动,激励等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更加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